第十四章 厨神传奇 (7)

    第十四章 厨神传奇 (7) (第2/3页)

潜在的就假想,并在假想中,再假设为政敌,由此展开政治博杀,而博杀的一个最有效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将假设敌在其崛起期就扼杀掉,为政治博杀的上上之策。

    鲧集团的迅速上升,使之成为当时尧部落及其他被削弱的部落的众矢之的,而尚在崛起期的鲧,还没有力量与尧所代表的中央集团进行根本性的政治抗争。在鲧部落渐要崛起时,也就不可避免的在无形中,为自己树下了太多的敌对势力,尤其当鲧势力渐行渐远,到了能够潜在威胁部落联盟首领地位时,也就种下了鲧不得不死的死因,而这时鲧的势力,却偏偏还不能够与之抗衡。政治争斗的最终目的,就是在争夺这种解释定义权与自由裁量权,哪怕是死命的,血腥的。成王败贼,专制条件下,一个几千年不变的定律。成功了,是王朝,是定义者;不成功,则是贼,是暴匪。专制的大前提不改变,就不会有公众的定义权,自古皆然。鲧并没有取得这种定义权,也就控制不了话语资源,是以,到了最后,鲧也就只能是一位悲情治水英雄,还摆脱不了由主流话语所控制,进一步演变为政治庸才,治水不力之人,历史很多时候没有细节,尤其是不会留下真实的细节,鲧的被异化,尤其说明了这点。

    出身于黄帝系统的鲧,与出身炎帝系统的祝融,体现出两大主流世族,在同一个部族集团间的争斗。一水一火,祝融部与鲧部,也总是处于水火不相融之中,在窝里,就斗了个你死我活。于此间又一次上演了政治杀戮,以“火部”的暂时胜利,以“水部”的暂时低迷,而告一段落。在当时的抢班夺权争斗中,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的鲧,还未能摆平那些强大的敌对势力。或许专心于治水,并不专心于政治的鲧,至少还不是被更多人看好,还不是最红最红的那颗太阳。看看谁是杀鲧的刽子手,也许就能明白其中奥妙之处,刽子手恰恰就是水火不相容的火神祝融,来执行水事神--鲧的死刑,能够杀掉已具争相当实力的鲧,也绝不会有一个如今天的宣判与执行的正常程序,因为原始部落首领,还不是有生杀予夺权力专制制度条件下的皇帝,想清洗政敌,自然还伴随着对部落的整体性杀戮。倘若不是对部落间的整体性杀戮,那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