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三战三捷(1)

    第十九章 三战三捷(1) (第3/3页)

汤,即大乙汤,乃示癸之子(关于汤的名字记载较为复杂,《古本竹书纪年》云“汤有七名”。殷墟卜辞中多称其为合字“大乙”、又称单字“唐”或“成”。周原卜辞以及齐国彝铭称其为“成唐”。《尚书》、《楚辞·天问》称其为“汤”。《诗经》、《国语》等称其为“汤”、“武汤”或“武王”。《史记》、《荀子》等称其为“天乙”。《论语》、《墨子》、《竹书纪年》等称其为“履”。),此时的商汤是专为夏王室征伐的夏方伯,他修德爱民,宽厚仁慈,与夏桀形成鲜明的对比(《吕氏春秋·异用》、《史记·殷本纪》、《帝王世纪》等形容夏桀“网张四面”如此鸟禽全入网中,一个也不落,而商汤“网开三面”仅留一面捕禽,其余三面放之,表示商汤的仁慈大度。)。商汤认为,上天对人没有亲疏之分,只有恭敬者才为上天所亲信;百姓向往而归附的君主并非固定不变,百姓只向往并归附施行仁政的君主。施行德治的君主,他所在的国家必定和平安宁;不施行德治的君主,国家必定混乱昏昧。君主沿着德行的道路前進,国家没有不兴旺发达的;沿着混乱国家的方向治理,国家没有不灭亡的。自始至终都谨慎的选择施行的政策,只有特别英明的君主才能做到。因此,商汤勤政修德,体察民情,宽以治民,商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日益强盛,在附近各个诸侯国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诸侯见势便纷纷弃桀归汤,汤籍此机会网罗人才、拉拢诸侯,国家实力迅速增加。有莘氏居于夏后腹地伊洛平原,不满桀的统治,决定与商汤联姻结盟。伊尹随有莘氏女进入商汤王室,始任庖正,而后得到了汤的重视,被授予“天下之政”,立为小臣。汤以伊尹为士,朝贡夏廷,潜入观察夏地的动静。除伊尹外,仲虺、咎单、女鸠、女房、义伯、仲伯等官贤也先后归汤。

    商国在短短的数年之内,不仅国土大面积增加,军队也扩大了许多,成为在夏朝东南方的一个最大的属国。又过了一年,商汤的父王去世,商汤继位,继续的广施恩德壮大国力,奋力的开疆拓土扩军备战。因为商国,内有群臣鼎力协助,上下同心同德谋发展,国势蒸蒸日上,夏王受妺喜之惑,不时的进行奖赏,又使得商国外援不断,很快的商国,就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国。

    商国成了当今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大国了!这消息,让夏桀寝食难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觉得商国的实力太大了,必须采取行动予以削弱,否则,一旦有变,我夏桀将会王位不保,甚至会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