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 章 牢狱之灾(3)

    第二十六 章 牢狱之灾(3) (第1/3页)

    原来这些画,画的都是当今天子夏桀的祖先大禹,当年治水治国的贤德故事,是准备用来在朝堂上教导夏桀的。

    只听关龙逄,一边展开画图,一边朗声讲解:

    “这大禹圣祖,本是上天龙君,受命治水后,大禹隐去龙身,收起万年道行,化成一个英姿勃勃的少年,来到人间,他身材高大,威武健壮,额上长着三只闪光明亮的大眼睛。到下界,看到洪水滔天,万千百姓无辜丧命,他心疼不已,他痛恨天帝残忍无道,滥发大水淹死人民,又杀了自己的父亲。他决心治理好洪水,完成父业,解救人民。水神共工,经常随意发大水为非作歹,知道鲧的儿子禹,又要来治水了,就成心和他作对,掀起了更大的洪波,一直从西方淹到空桑(就是现今山东曲阜),把整个中原变成了一片水国。

    禹见共工这般凶横,十分气愤,感到要治平洪水,必须先除掉这个祸害。于是就召集天下诸神,在东南海岸的茅山,共商讨伐共工的大事。四方之神应邀而来。众鸟之神伯益,众林之神乌木由,掌管天条天律的天神童律,掌管时辰的天神庚辰,按时到了茅就连天上的夔龙、应龙也瞒着天帝参加了会议。唯有防风氏姗姗来迟。

    禹见治水大业事情尚未开始,就有人自以为是,不遵守号令,这还了得,今后还怎么治水?为严明纪律,就命人把防风氏杀掉。后来有人在茅山中发现了一节骨头,这骨头大得出奇,装满了整整一辆大车,几匹壮马还拉不动。这就是大禹治水时杀掉的防风氏的残骨。可见当年禹的神力和威力之大了。

    为了治水,禹率领诸神,和共工展开激战。共工作尽残害人民的坏事,没有谁愿意帮助忙,很快就被打败。只得潜水逃跑,再也不敢来捣乱了。

    禹为治洪水,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亲自带领大家,观察山川走势,研究治水方法。为对整个地形地势有所了解,就派大神大章和竖亥将土地丈量了一下。大章从东极走到西极,量的结果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零七十五步,竖亥从南极走到北极,量的结果也是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零七十五步。在丈量中,他们发现在广阔的大地上,除了无数个纵横交错的河流之外,还有很多个三百仞(八尺为一仞)以上的深渊。禹认为要治理好洪水,除了父亲的阻塞法外,还要用疏导法,江河要流通,深渊要填平。他亲自率领人员,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察看地形,寻找河源和可以泄导洪水的地方。禹走遍了九洲万国,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到过许多无人去过的处所,也见到了许多奇闻异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于是,禹对治理洪水心里有了底。他一方面命人疏通原来堵塞的河道,一方面命令应龙走在前面用尾巴划地,在应龙划线的地方,开凿新的河道,导引四面八方的洪水归流东方的大海,挖出来的土,由神龟驮运去填平,那百仞的深渊。

    当时,黄河一带是水灾最严重的地方,也是治理工作最艰苦的困难的地方。禹带领治水大军,亲自到黄河勘察地形,制定治理方案。

    一天,当禹站在高高的山岸上,望着奔涌咆哮的滚滚浊流的时候,忽听水中轰然一声响,一个人面鱼身的怪人从水中跳出来。那怪人双手捧着一块青石板来到禹的面前,自称是黄河之神河伯,特来献图助禹治水。禹接过石板一看,见上面刻着一些弯弯曲曲的天然波纹,标志着中原地方大小河道的流向和水势的情况。啊。这是一幅治河图。禹高兴极了,赶忙去谢河伯,河伯已翻身跳入水中不见了。有了治河图的帮助,治理黄河的工作很顺利,速度也加快。

    不久,就到了龙门山。龙门山绵延数百里,横亘在黄河上中游,挡住奔腾直一的黄河去路,河水流水这里,又回溯上去,使河水不断增高,泛滥成灾。只有凿通龙门,方能使黄河水畅通无阻。禹不畏艰难,不怕险阻,带领大家合力开凿龙门。夏天烈日当空,热浪袭人,唇焦口干;冬天,寒风呼啸,滴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