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牢狱之灾(13)

    第三十五章 牢狱之灾(13) (第1/3页)

    夏桀原本以为商汤在夏朝都城赈灾,闹不出多大动静,这里王公贵族很多,又有几百年的政治基础,小小一个商候,又是一个被软禁监视居住的人,还能够闹出个什么动静来?可是他没有想到,商汤一赈灾,很快的,几十万老百姓,都在以各种方式颂扬商汤的美德,都在说商汤真正是关心老百姓的圣贤候王,还有人借此非议夏朝政府对老百姓漠不关心,甚至还有人在暗地里说夏桀的坏话。这让夏桀感到了一种政治危机,一种信任危机。

    夏朝的时候,夏王朝的主体是夏族,夏族居住在中原地区,夷蛮戎狄居于夏族的东南西北四方,夏族虽然当时分为天子直接统治的“王畿”和许多诸侯国,但从民族特征看来,基本上是一个人们共同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个民族集团,内部民族成分就复杂了,都不是单一民族。

    东夷民族集团,夏时有堣夷、莱夷、淮夷、风夷、黄夷、于夷、白夷、赤夷、玄夷、阳夷、方夷,他们主要分布在今山东东部和苏北地区。由于东夷与夏族的关系极为复杂,夏朝强大时依附夏朝,夏朝国力衰弱时就进夏朝境内骚扰。

    北狄民族集团,夏时有皮服岛夷,薰育、严允、鬼方、土方、邛方、御方等,在这些族称之中,大致可分为两大系统,一是肃慎、山戎和东胡,居地偏东;一是土方、鬼方、薰育、北戎、赤狄、白狄、长狄,居地偏西。北方民族是以畜牧狩猎经济为主的游牧民族。

    西戎民族集团,夏时有昆仑、析支、渠搜、昆夷、氐羌,西戎主要居于今甘青及其以西以南地区,也有许多戎支居今陕西渭水流域和河南伊洛地区。当时西戎的主要部分,是以畜牧狩猎为主的游牧民族。西戎与华夏的关系也很密切,战争也较多。

    南蛮民族集团,夏时有卉服岛夷、有苗(三苗)、和夷、裸国、庸、濮、蜀等,这些族体和族称可归为三个系统,一是巴蜀,一是有苗、荆蛮、庸、濮,一是岛夷、裸国。巴,传说起源于今湖北西部与四川、湖南交界处,为廪君后裔。岛夷、裸国、闽、越,属古越族系统。古越族分布于今江西、皖南、苏南、浙江、福建、两广及云南的部分地区。

    这些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四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