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牢狱之灾(18)

    第四十章 牢狱之灾(18) (第3/3页)

此对以稻谷为主要农作物的伊洛河流域的夏朝来说,干旱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夏代有两次很有名的大旱,一次发生在“太康失国”时期。这一时期,夏朝的君主太康耽于游乐,整天在伊洛河交汇处打猎,不理朝政,被东夷族有穷氏部落的首领后羿乘虚而入,篡夺了君位。这一时期发生了大旱,久旱不雨,河流干涸,禾苗枯死,因此就流传下来“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另一次大旱就是发生在夏桀时期的这一次大旱,伊河洛河都给旱干了。大旱在即,赤地千里,伊洛河干涸断流,旱灾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给民众生活带来了辛酸与痛苦,民不聊生,东夷部落蠢蠢欲动,商国和昆吾国也不安分,这让夏桀感到既恐惧,又无奈,祭祀赤帝或者旱魃求雨,祈求神灵护佑,早降甘霖,成了他的最大心思。

    那时除了用牛羊猪作牺牲供神歆享以外,便是举行大型乐舞迎神娱神;那时的大型乐舞,集音乐、舞蹈和诗歌于一体,以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和全方位的精神与身体的冲击来征服神灵的意志,以使其兴高采烈地为人类服务。自旱魃肆虐以来,夏桀不知占了多少卜,祭了多少次祖,办了多少次乐舞来迎神,结果都丝毫不见成效,到最后,这些虔诚的活动只剩下一种虚幻的意义了:给国人树立精神支柱,自己感动自己,在永不放弃的希望中生存下去!

    任何一种文明,在初创时期,都是以整体控制的形式出现的。极度低下的生产力,集体生存的巨大压力,自然会产生出一种凌驾一切个体之上的整体性神话力量。在这种可怕力量的保护和压制之下,个人对集体的义务成为首要。只有对集体绝对服从,才能换得对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集体的庇护和资源,政治上的首要特征便是部族统治和家族统治,在这种条件下,哪里还谈得上个人的权利呢?

    国家意志,国家需要,大于一切,神灵的愉悦,神灵的赐福,是民众生存的基础,是国家安定的基础,向神灵为天下人求雨,是一种必须的选择,也是帝王必须要行的大道王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同社会,也必须是在风调雨顺之际才可行的,如果到处田地龟裂,民不聊生,那大道是注定行不通的。

    这雨来得不容易,这雨来的晚了一些,可是终于有雨了,天下苍生毕竟有救了,这个消息让整个夏朝的官员们,都感到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