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龙归大海(4)

    第七十四章 龙归大海(4) (第1/3页)

    就在进入薛国的第三天,仲元接到密报,昆吾国在两狼谷埋伏了八万扮作盗匪的军队,目的在于截杀商国军队,尤其是截杀商汤。

    仲元即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之左相,居于薛。薛,在今山东省滕县南四十里。身为商汤的“左相”,仲虺在商代初年的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钟馗其人及历代驱鬼辟邪的观念,实起源于上古巫术,他是由先代位居祝融之号的重黎衍生而来。重黎在上古史中有重黎、重回、句芒等称呼,句芒在传说中又被描绘成介于天地、神人之间的负有特殊使命、生有特殊形貌的人物,其使命之一便是居巫职,到了商代,秉其职而取其名的是仲虺,实际上仲虺即重回(重黎)的音转。至于“终葵”,本指一种椎形体,由于重黎在从事神巫职能时所戴羽冠取自此形,故在商代约定俗成为从事巫职的标记。商代通行以职为氏,所以由仲虺形成的族系也被称为“终葵氏”。仲虺的治国之道是:“乱者取之,亡者侮之,推亡固存,国之利也。”

    仲虺(zhonghui)又叫莱朱,仲元,是个奴隶主,相传仲虺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孙,奚仲是夏禹时候的车正,就是管理制造车子的长官。奚仲原来是族居在薛(今山东膝县南)地的一个氏族酋长,善于制造车子。当了夏禹时的车正以后,就迁居邳(今江苏邳县西南)。自奚仲以后,子孙都在夏王朝作官,为夏监制车子。到了仲虺时又迁回薛去居住,是夏王朝东方地区的一个诸侯。

    仲虺二十四岁继薛国国君之位。他是一位极具才华与政治远见的人物,居薛期间,带领薛地民众着力改进生产工具,号召在各个村落的低洼地带打井取水,发展农业他还倡导人们饲养牲畜,大力发展畜牧业。他设立农官,教人民用庄稼的秸秆饲养牲畜,用牲畜的粪便作为肥料来提高土地的肥力。仲虺还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当时铜器制造业、手工艺品制造业、皮革、酿酒、养蚕、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