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打广告那是质量差才做的(5/5)

    1120 打广告那是质量差才做的(5/5) (第2/3页)

   国内任何的彩电都是紧缺,长虹不仅不加价,还优惠!

    彩电市场,要变天了。

    相对金星彩电负责人在大年三十召集厂里领导干部开会,商讨对策的快速反应,在国内电视机市场上占据着几乎一半市场份额的牡丹厂负责人同样看到了这广告。

    只不过,没有这样重视。

    “长虹现在是走投无路了?不把精力花在抓质量上,却花费大量资金来打广告!”牡丹电视机厂厂长看着长虹的广告,不由直摇头。

    从86年上任开始,张杰这位新厂长就先去考察了熊猫电视机厂、津沽无线电厂、金星电视机厂这些国内电视机生产的骨干企业。

    尤其是在熊猫电视机厂,他受到了深深的震撼,那可是国家质量管理奖的金牌,其他的骨干企业也都进入了质量管理奖预评企业行列。

    唯独占据了市场份额将近一半的牡丹电视机厂,连个市级质量管理奖跟电子工业部的部级管理奖都没有……

    所以,现在牡丹厂的质量,抓得特严。

    86年的时候,有关部门搞到了一批彩管,价格比市场价便宜10美元;而刚好牡丹电视机厂彩管供应出现缺口,企业面临断炊。就因为这批彩管质量不行,最终张杰这个新上任的厂长没有听从手下干部建议的“产量那么大,只是一批质量不达标,先解决生产的燃眉之急”什么的,最终拒绝了。

    这也导致了一段时间牡丹彩电产量的降低。

    “企业的名声,是需要靠着质量来保证的!消费者的口碑,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张杰对长虹在中央台做这样广告的事情很不以为然。

    牡丹电视,因为率先从日本、德国等技术先进的国家引进领先国内的生产线,产品种类从黑白电视到彩电都是齐全的,生产规模也是国内最大的,所以从凭票供应时代就获得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绝对的龙头,即使现在,都没有被动摇。

    牡丹牌电视,几乎家喻户晓。

    很多人有钱没票都买不到,即使有票,一些紧缺的,还必须加足够的钱才行。

    正因为如此火爆的销售行情,所以,牡丹厂的领导们都不重视这些,只是狠抓质量。即使到了九十年代,在长虹发动价格战的时候,别的生产厂商纷纷跟进,而牡丹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降价。

    而且,张杰从一开始就深刻意识到,国内虽然经济增长了不少,跟欧美相比还差很远,收入并不高,一台需要一年工资甚至更多工资的彩电作为跟消费者直接见面的高档消费品,质量就意味着信誉,也意味着企业的未来。

    他也知道,这年头国内的骨干生产厂,质量都不算差,没有谁愿意砸自己的招牌。

    大家开足马力来生产都无法完全满足市场的需求,自然也就没有谁愿意花钱打广告。

    有那钱,还不如增加生产线呢。

    这年头的中国企业,并不太懂得市场,也不知道好酒也怕巷子深,原来的那种好酒不怕巷子深在大部分时候都不太实用了。

    如果没有谢凯出现,彩电行业的价格战不会这么早出现。

    这年头的彩电行业,算是刚开始起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