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1 谈判进行不下去了?先喝酒嘛

    1311 谈判进行不下去了?先喝酒嘛 (第2/3页)

  切尔瓦科夫见大佬们都看着自己,解释道:“上一次接触时,中国人就对AL-31F发动机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根据我们的推测,中国国内很可能在研究新的战机项目,而且是国际上主流战机……”

    听了这番话,大佬们相信了他的说法。

    中国人到目前为止,除了跟美国人在和平典范中合作改进歼-8II项目,对他们国内的歼-7进行进一步改进外,没有听说有新的战机项目。

    这是有些不可思议的,歼-7只是米格21的仿制品,歼-8II不过是歼-8的改进型号,而歼-8同样是以米格-21为基础。

    无论什么情况,各个国家都不会一直给自己空军装备落后战机,中国这样的大国更不可能。

    他们会瞄准世界上先进战机进行研发,开发新一代战机,只不过,中国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太过到位。

    切尔瓦科夫一脸严肃。

    中国人在科研方面一直采取这样的手段,跟苏联没有任何区别,就像苏-27在列装部队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保持高度保密的。

    如果中国人只为了一个发动机,对合作对来说是有好处。

    他们更不担心中国人仿制他们的AL-31发动机。

    中国技术基础太差,当初从英国引进了贝斯发动机全套技术,到现在都没成功国产化。

    奥列格有些担心,“米格-29战机的生产厂生产他们的超-7战机零部件,出口RD-33发动机,在这之前基本谈妥。依照当初中国人的意思,如果在苏-27战机跟技术出口无法达成合作,之前谈好的合同都得作废。如果他们只要求采购AL-31发动机,怎么谈?”

    其他人脸上都是露出担忧神色。

    米格战机制造厂总经理阿列克谢·斐德罗夫更担忧。

    之前谈判的合同中,米格厂得到的好处很大。

    一旦苏-27谈不拢,他们连工都开不了。

    米沙维奇夫斯基见众人都考虑各自的心事,叹了一口气,这时候还考虑各自利益。

    “如果只提供发动机给中国,那不能同意。目前中国超-7已经在向米格-29的作战性能靠拢;一旦拿到苏-27的发动机,再开发出跟苏-27性能接近的战机,这对我们战机出口市场来说,会产生非常大的压力。”

    作为航空工业部的老大,他非常担忧这样的事情发生。

    中国技术一旦提升上来,苏联出口肯定受到严重影响。

    发动机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问题,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有势力设计并生产,目前中国最缺乏的就是发动机。

    西蒙诺夫觉得对方不可能仅仅是为了发动机,如果只是这样,中国人不可能这样干。

    “诸位,如果中方只需要发动机,为了开工率,可以提供。以他们的性格,不可能只为发动机,他们真正的目的应该还是想要苏-27的生产技术。”

    中国人买装备,向来连技术一起买回去,在引进的基础上加以吸收改进。

    从而实现他们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目标。

    也就是他们所谓的弯道超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