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 加入与不加入,很多单位都纠结

    1358 加入与不加入,很多单位都纠结 (第3/3页)

将结束,没有出现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出现意外,很快就能拿到英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的民航许可证。

    按照原计划,接下来运-12将向美国航空局申请美国联邦国的适航证。

    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问题。

    运-12的不少技术标准都是符合北约技术标准的。

    毕竟,北约各国技术标准跟国内所使用的技术标准不一样,国内技术标准虽然引进苏联而来,这么多年,加上引进的一些西方技术,逐渐形成了一套中国自己的技术标准。

    作为负责技术的人,卫洪刚担心一旦拿到苏联技术,到时候再对运-12的技术标准造成影响。

    技术标准更改,对取得适航许可证,同样会产生很大影响。

    袁克郎跟罗志祥两人对视了一眼。

    罗志祥看着卫洪刚,开口说道,“跟404合作,与技术标准并没有太大关系。我们需要他们在国际上的渠道获得更多的市场订单,产量更大,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运-12虽然已经成功,销售情况却不是非常好。

    在国内,这种轻型飞机并没有太大市场。尤其是运-12刚研制成功时,根本就没有国内订单,只能从国际上寻求订单来支撑下去。

    运-12的技术成熟后,国内有人认为,运-12采用了加拿大发动机及一些西方国家的航电系统,不够国产化,不能用;还有人认为,国产的不如国外的好,用这种不如从国外引进。

    在这样的情况下,运-12在国内订单情况可想而知。

    订单大部分来于国际,但国际订单也不多,到目前,数量也没突破十架。

    袁克郎接着罗志祥的话继续阐述跟404合作的好处。

    “跟404的合作,对整个哈飞,都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他们跟南美洲、非洲、中东的国家关系非常好,运-12运输量不大,用途广,对这些区域没有多少资金的国家来说,是非常合适的。”

    404在这方面的条件是任何国内单位无法比拟的。

    这些年卖军火卖得火热,跟很多国家都因为资源换装备等计划搞得很好。

    运-12最适用的就是那些没钱的小国家,至少,这样的飞机,可以作为他们国家总统的专机不是?

    罗志祥跟袁克郎两人考虑的不仅是跟404技术方面的合作,还有民用产品领域的合作。

    404这些年的崛起,不仅是军工技术发展迅猛。

    民用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强。

    一家单位,涉足的领域超过国内任何一家大型军工单位。

    销费电子产品、高端芯片、基础原材料研发生产、服装、重型工程机械、汽车制造、甚至农业生产都有涉足……

    哈飞一旦跟404达成战略合作,可以从合作中找到很多的机会,更可以得到404的那些技术支持。

    在担心跟404合作后会因为技术标准的问题对运-12造成影响,这就使得所有人没有之前坚定了。

    运-12是整个哈飞的根本,受不得一点不好的影响。

    这样的情况下,一时间自然难以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