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0 找人当筹码也不容易啊

    1290 找人当筹码也不容易啊 (第2/3页)

7作战半径达到了1500公里!

    谢凯知道他们的担忧,平静地解释,“诸位,目前我们手中航空项目有多少,大家也应该清楚。可无论如何,我们的战机,因为技术基础跟经验,无法达到苏-27这种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的程度。而目前,项目太多,引进后,也没法放在我们单位……112厂毕竟是兄弟单位,也是国内航空技术实力最强,技术储备、经验最丰富的单位。引进苏-27这样先进的战机,放在112厂更合适……我们希望大家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提高我们的国防实力……”

    谢凯这样一说,其他人脸上好看多了。

    虽然,苏-27还是得他们出钱。

    赵玉军看着谢凯,满脸苦笑,“谢凯,我们真的没钱,而且,对于苏-27也不了解……”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白彦军粗暴地打断了,“知道你们为什么一直发展慢么?就因为太多考虑了。我们既然说了,资金的问题,我们想办法解决。另外,引进苏-27的生产技术已经不是第一次谈判,红旗集团在这方面早就准备充分了,如果你们不愿参与进来,就算了。”

    白彦军本来就不爽苏-27就这样给112厂,这会儿说话,没有丝毫客气。

    其他人听到这不客气的话,只能受着。

    所有人都清楚,苏-27这样的技术,任何一个单位都不会放弃。

    引进后只要消化了,112厂的技术实力将会突飞猛进,跟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112厂本来就是国内航空制造单位中技术实力最雄厚,经验最丰富的单位。

    哪怕红旗机械集团跟132厂合作,也是无法撼动他们的地位。

    赵峥有些担忧地看着谢凯,再盯了盯白彦军,才开口说到:“目前国内航空人才储备不是很充分,现在引进技术,需要消化,到时候……”

    他没有说完,大家都知道他的潜台词。

    国内航空工业人才不足,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个问题,从建国到现在,都困扰着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而要命的是,404还特么疯狂地挖人!

    别到时候404帮着引进了,然后说什么让112厂跟601所用技术人才去补偿。

    那样一来,引进了技术,也不是短期内可以消化完成的。

    “人才不够就培训,不能因为人不够就放弃机会,失去机会以后将再难以得到。当然,我们可以保证,以后只合作,不再挖你们的人。”

    谢凯做出了承诺。

    挖人这事儿,本来就是他出的馊主意。

    到目前,国内整个航空工业都被他们给挖到了怨声载道的程度,再挖下去,404肯定要挨收拾。

    到目前,404其实也不需要挖人了。

    赵玉军等人根本就不会想到,谢凯的锄头,已经挥舞到了苏联国内。

    只要苏联一倒下,通过跟苏联的技术合作,可以充分地了解到苏联国内相关专家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的情况,那时候稍微勾勾指头,苏联专机跟核心技术人员,就是404的了……

    国内确实在航空工业领域用人需求方面有着很大的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