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 还没卖产品,先降价一千再说

    1831 还没卖产品,先降价一千再说 (第1/3页)

    1831还没卖产品,先降价一千再说郑宇成为什么敢这样投资?

    就因为他相信谢凯。

    当初谢凯就说了,大多数民营企业未来会发展到很大规模。

    毕竟,很多小产业,国营单位不愿意去做,这就给民营单位留下了很多市场机会。

    原本,郑宇成等人根本就不知道谢凯为什么要投资民营领域,以为谢凯是按照红旗集团的操作模式,由基地出资,投资有潜力,缺乏资金的国营企业跟一些红旗集团重要配套企业。

    换句话说,就是谢凯用自己的钱来促进民营企业给红旗集团下属产业配套。

    可当最上头那位南巡后,郑宇成敏锐意识到,谢凯应该早就预测到了。

    稍微分析一下,他就理解了。

    从改革开放后,整个国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民营经济一直都在缓慢发展,毕竟国家没有那么多钱投入到所有的领域中去发展技术,填补市场空白。

    别的不说,仅仅是凯盛游戏机的配套厂,除了核心的,大多数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都交给了周围的民营单位。

    长虹等同样也是如此。

    成本会降低很多。

    “他没说你?”郑宇成回去后,一脸得意,这让汪贵林很很好奇。

    “他想知道我们打赌的结果。”郑宇成更加得意。

    汪贵林除了叹气,还能怎么办?

    遇到这样的人,他也很绝望啊。

    如果不是清楚地知道,他还以为谢凯是郑宇成的亲儿子。

    这两人,风格实在是太像了。

    不过,应该是郑宇成在学谢凯。

    “行吧,别到时候全亏了就行。”汪贵林倒也没有废话,反正这些投资对整个国家经济都有好处,亏跟赚无所谓。

    他这边的每一家,都能保证不出现亏损。

    这样就够了。

    谢凯什么心思,他也知道的。

    “你说,那几家给国光以及凯盛配套的小工厂,咱们要不要收购过来?”郑宇成突然问汪贵林。“谢凯这小子要跟飞利浦等公司干仗啊,咱们不配合配合?”

    “你别去瞎搞了。咱们只是投资,谢凯为什么要求只投资民营?就是为了把这公司跟基地剥离开来。”

    汪贵林懒得理会郑宇成。

    何况,那些配套厂,干的都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业务。

    “我琢磨琢磨。反正那些厂,最大的投资也就三五百万。”郑宇成才不在意呢。

    能跟基地剥离关系?

    根本就没可能。

    谢凯是基地的人啊。

    即使谢凯最后不回到基地,除非他真的叛国,要不然,就没法剥离跟基地的关系。

    这一点,郑宇成想通了,所以现在才不逼谢凯一定要回去接班。

    就这样挺好的。

    对于郑宇成跟汪贵林两人如何干,谢凯根本就不管。

    姜万勐跟黄光裕等人已经快要到忍耐的极限了,甚至谋划着谢凯再不同意,他们就向市场上投放产品。

    “通知国美门店,所有门店,开始全力宣传。另外,让国美门店通知每个预定的客户,一周后,出货。价格定在3999,他们多交的钱,要么全额退,要么,可以作为购物券预存在店里,购买店里任何产品,两倍使用,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