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2 米格愿卖生产线?只买苏-27

    482 米格愿卖生产线?只买苏-27 (第2/3页)

9。

    阿列克谢·斐德罗夫见中方的负责人不说话,便开口说道,“林将军,虽然苏-27作战半径更大,性能也要优越一些,但是价格更贵……同样的价格,贵国可以得到两架多甚至三架米格-29。在作战过程中,虽然考虑性能,更得考虑数量不是?”

    “如果论数量,我们的空军有足够数量的战机!”林虎将军苦笑着说道。

    空军现在就面临量多质劣的窘境。

    短期内,无法在质量上得到突破,国内如果可以研发出来,自然也不会考虑从国外引进。

    “苏-27那是跟美国F-15性能相当的重型战机,F-15的价格达到了6500万美元。即使我们政府愿意出口苏-27,贵国多少价格能买到?至少也得6000万美元一架……而你们国家所有领域都为经济建设让步……”阿列克谢·斐德罗夫继续说道。

    他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为中方代表的利益着想。

    林虎将军神色黯然。

    军方缺钱。

    这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也不能在缺钱的情况下就继续去采购性能不咋样的战机不是?

    如果只是一款前线战机,采购的经费不如用来自己研发。米格-29本来就是米格系列战机的基础一路研发而来。中国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完全可以自己设计制造。

    唯独缺的就是作战半径更大,性能更先进,载弹量更大的重型战机。

    “将军,按照我们双方之前在战机方面的合作惯例,只要采购到了一定数量,生产技术跟生产线,都是可以谈的。”尼古拉·斯科勃林也不去讲谈判策略。

    甚至告诉中方代表团,生产线都能谈!

    他们是一定要得到中国的这笔订单。一旦达成,米格-29将会成为中国新一代的主力机型,按照他们预估,至少五个空军师的数量,哪怕是让中国只采购一半,剩下的由米格方面提供核心零部件中国自己装配组装,都能带来超过两百亿美元的外汇收入。

    中方代表团顿时就有些心动了。

    买战机的目的,并不是主要的。

    得到技术,让国内自己可以制造,并且在得到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让作战性能更强,才是重要的。

    “首长,即使有了米格-29的生产线,对于国内空军战斗力的提升也不会有太大的帮助。在之前,空军只是炮兵的火力延伸,而世界空军发展,都是独立作战,用于获得制空权,甚至远程打击的主要力量……”谢建国见代表团有些意动,即使打算沉默,也不得不开口。

    “米格-29虽然出了故障坠毁,无论是性能还是技术,都比我们国内的高了很多。这将会缩短我们跟国际水平的差距……”林虎将军看着谢建国,想着404刚刚从这边买了200台米格-29使用的发动机,认为谢建国的目的是希望空军能装备611所研发的超七。

    “首长,如果真的要买,苏-27才是更合适的。我们的海军没有远洋战舰,一旦如同百年前,敌人从海上而来……”谢建国提醒将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