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 没200架订单谈个屁?

    1312 没200架订单谈个屁? (第3/3页)

练机,包含技术在内,开价吧。”谢凯直接报出了数量跟要求。

    底线数量不止这一点,目前为了试探苏联人的底线,他只能这样报。

    “你们国土面积那么庞大,这点数量怎么够?24架战机,不过两个中队,对你们空军来说,完全不够啊。”尼古拉·斯科勃林急了。

    中方只买30架苏-27怎么能!

    开足马力不到一个月,30架就生产出来了。

    尼古拉·斯科勃林的反应超乎谢凯意料,太急切了。

    “其实我们也想多买,可军费太少。现在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爆发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小。国家实行战略防御的国防政策,有几十架先给空军练着,就够了,以后有钱了再买……”

    西蒙诺夫一脸寒霜,“30架还带技术,这不可能。”

    “苏-27从设计到制造,生产了近30架原型机,这些都是要成本的。技术研发也需要成本的,你们居然想靠着买30架苏-27就引进技术,除非给出足够高的价格。”米沙维奇夫斯基也开口说道,“如果一加架给一亿美元,我们可以考虑。”

    老家伙这会儿不说跟自己父亲的友谊了。

    够狠。

    “30架苏-27整机采购,我们在技术引进中过程中的数量另外算,再一个30架,由贵方提供零部件,中方按照你们的技术资料跟指导装配。当然,贵方得负责培训我们的技术人员,并且帮忙改进生产线的……接下来,就是我们按照指导生产零配件……”

    谢凯用这种方式,是中方技术引进的一贯套路。

    先由苏联提供整机,培训飞行员,进行各种实验,直接购买就可以了。

    第二阶段,苏联逐步向中方转移战机的生产技术,及建设生产线,培训技术人员。

    在这个过程中,中方要升级或建造战机生产线,就需要苏联提供设备。设备可以从苏联采购。

    “第三阶段前期,我们生产一些非关键零配件,贵方提供关键零部件,我方装配,贵方提供技术指导。”

    谢凯的话让苏联人并不意外。

    中国引进技术一惯的流程就是这样。

    在几十年前中国跟苏联之间进行全面技术合作时,也是采取这样的模式。

    这种模式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好处的,特别是中方,可以逐渐培训自己的技术队伍,而苏联方面可以赚取技术指导费用。

    “方案我们可以接受,苏-27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机,开发成本非常高。如果要引进技术,那么成本必须分担。虽然不用一亿美元一架,但是价格绝对不能太便宜,数量也不能少……”米沙维奇夫斯基说道。

    他的态度很明显,中方要的数量太少不行。

    中方报出来确切的数量只有60架,这还是有一半苏联提供零配件中国装配。

    不过也比之前好,之前中方只买几架,弄回去就自己仿制。

    “总数不低于100架。”

    谢凯知道苏联人的意思。

    苏联人直接拒绝:“不低于200架!”

    这是苏联人一早就商量好了的数量。

    不低于200架的订单,向中方提供技术才会有更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