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杨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订阅)

    第七十九章杨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订阅) (第2/3页)

代屡见不鲜,而是老妻少夫,似乎非常罕见。陈应不会喜欢一个年老色衰的老女人,而出身高贵的杨蓉也不可能委身陈应为妾。

    所以杨蓉这才有感而发,写下了“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这样的诗句。

    诗是一人感情宣泄的一种方式,当杨蓉几乎相信,她这辈子要与青灯古佛相伴的时候,偶尔读到了陈应写下的这首诗,那个时候,杨蓉就不遗余力的收集关于陈应的信息,比如陈应如何改装雪地飞舟,如何大破突厥连胜四阵,包括陈应与李秀宁相识相知,相互倾心这样隐秘的消息,都被杨蓉收集到了。

    杨则看着姐姐目光里一片春水,还以为她这是因为嫁与应国公作应国公夫人,有心甘情愿的。杨则担忧杨蓉婚姻关系,倒是对于这桩婚事采取着赞同的态度。杨则道:“有一件事,蓉娘肯定不知道?”

    “什么事情?”

    “陈应还是我们的表弟,他是咱们三姑的五儿子。”

    杨蓉却拿着一张画像道:“处则,你来看看这张画像想陈……表弟吗?”

    杨则根本瞄了一眼那张画像,淡淡的道:“陈表弟就在前院,你去看看就知道了,这也错的太离谱了吧!”

    杨蓉一听这话,扔下笔,就朝门外走去。

    杨则道:“吉时……吉时要过了。”

    杨蓉道:“反正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也不差一时半刻!”

    说着,杨蓉根本就不理会杨则,大步流星地朝着门外走去。

    ……

    陈应此时发现已经被人海包围了,陈应不经常参加各类的活动,能跟陈应说得上话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四轮马车,虽然风靡全城,却奈何很多人家连采购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太子妃已经放出话来,让人们关照陈应的马车生意,可以肯定这个生意,太子有参股,或者是干股。

    关照陈应的生意,也是向太子聊表心意。

    短短一刻钟的时间内,陈应又接下了十万贯的订单。

    陈应此时发现,大唐国库虽穷,但是世族门阀实在是太有钱了,一辆上万贯的马车,如果光靠种地,至少需要十万倾良田一年的收益。然而这些订单却依旧连绵不绝。

    事实上,这正是国人的劣根之一。喜欢攀比,西晋时期石崇与王恺争豪,只不过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正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陈应对于这些朱门高贵们,向来没有什么好感,能刷他们一把,陈应绝对不会客气。

    杨恭仁看着周围的宾客渐渐散去,就悄悄对陈应道:“你我姑表兄弟相聚不易,陈兄弟,不如静室详谈!”

    陈应点点头。跟随杨恭仁登上一座三层高的阁楼。

    陈应走进阁楼,发现这里是一间琴室,一名眉清目秀的琴师跪坐在琴前,朝着杨恭仁盈盈而拜,说道:“奴婢给阿郎、公爷、沏茶去?”

    说着便起身离开,留下地方来给陈应与杨恭仁密谈。

    陈应一看这个架势,就知道杨恭仁恐怕还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杨恭仁与陈应落坐后,不一会儿琴师就端着茶水摆在二人面前的桌案上,然后盈盈离去。

    杨恭仁微微一笑,做出推心置腹的样子叹了口气道:“让小表弟见笑了,如今弘农杨氏也大不如从前,倒是要恭喜小表弟,如今深受东宫太子殿下的信任……”

    对于杨恭仁陈应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杨恭仁可是唐朝弘农杨氏十一位宰相之一。杨坚建立隋朝时,杨恭仁为皇族远亲,进拜成安郡开国公,加授左宗卫车骑将军。仁寿三年(603年),杨恭仁出任甘州刺史。他施政宽和,使得治下胡汉百姓各安其所,深得边民之心。大业九年(613年),杨恭仁改任谒者大夫。当时,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杨广特命杨恭仁负责征讨事宜。杨恭仁在破陵大败叛军,随后又与屈突通追击至阌乡,擒获杨玄感、杨积善兄弟,因功进授正议大夫。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巡幸江都。当时,裴蕴与苏威、宇文述、裴矩、虞世基共掌朝政,排斥异己。杨恭仁因素来廉正,遭到他们的排挤,被外放为河南道大使,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