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0 奕誴终究还是个墙头草

    5230 奕誴终究还是个墙头草 (第1/3页)

    大清时报也是富庆一手筹建的,这是朝廷的咽喉部门,宣传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富庆从永定河攻防战开始之前,就已经下令整个时报向北方搬迁。

    原本大清时报的报社和印刷厂都在空旷的南城,但是战争爆发之后城内多次出现各种暴徒作乱,印刷厂也曾经被人放过好几次火。

    富庆知道这里太危险了所以下令整个报社搬迁,人可以随时走但是印刷设备都运到了工业区组装好。

    罗浩和闻秀是大清时报的两位管事儿的主编,他们当然要提前撤退到工业区。

    当富庆等人撤退过来之后,大清时报的人赶紧出来迎接,正好就赶上了这支突如其来的部队。

    罗浩跑的气喘吁吁的“大人……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军团是谁的……此刻没有别人了……一定是……”

    没等他把话说完,富庆抬手阻止住了他“不要说了……你嚷出来恐怕会刺激到对方做出更极端的举动……”

    “到现在他都在躲躲藏藏的,说明他还要点脸面……来人……掩护我的侧翼,举我的认旗……我去见他!”

    富庆和闻秀罗浩等人咬了一会耳朵,二人吓的脸都白了“太危险了,大人不能去啊……”

    “别说了……眼下这个局面如果他撕破脸参战了……我们谁都退不到河对岸去,这么多大清工业的种子啊,不能都死在这里……”

    钢桥南边,拥挤着上千的工人自卫队正拼命阻挡敌人的进攻,有限的子弹还得省着点用,大部分战斗都是等叛军冲上来之后,用冷兵器肉搏结束的。

    富庆说的太对了,一个国家搞工业发展,起步阶段最难,难得还不是金钱,而是人才!

    培养出第一批技工难度甚至比培养出第一批工程师还要大!

    工程师可以花钱送到国外去留学,但是工程师们射击的零件图纸最终还是需要无数技工蓝领的双手变成实物!

    这些是真正创造工业的人,也是最难培养的,尤其是第一批,他们光靠读书是不行的,需要的是实践,甚至还会有很多浪费损耗,这都是不可能避免的学费。

    这是第一批种子,死一个就少一个,再培养就还得走一趟弯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