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阵地

    第四十六章,阵地 (第1/3页)

    “骑士团,冲锋!”黑色的燃烧平原上,罗尔夫穿着锃亮的神圣骑士铠甲,骑士长枪缓缓放平。一枚银质的十字架勋章挂在胸前,反射出一抹明亮的光辉。

    整个罗马世界群落个人战力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一级之差,往往对于低等级的生物而言就是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正因为如此,整个世界群落的军事理论家们围绕如何运用低级战力这一问题,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思想流派。

    在广泛适应性上,各势力之间基本采取以交战位面所能承受的最高战力为基准,配合上少量的低级战力作为辅助。

    而对于位面内的具体战场,这一理论认为,在局部战场上应该以双方最高战力直接对决,战场外则各自构建能量结界,用以辅助支援主战场;同时也能起到抵御敌人增援部队的目的。低级战力则分别驻扎镇守结界节点,防止结界节点被敌对方的低级战力摧毁。这一理论由十八纪元的著名军事理论家薛西斯提出,因此在军事上又称之为薛西斯结界阵地战模式。

    但随着历史进入十九纪元初叶,法力熔炉和能量井开始在真理罗马广泛应用,奥术师们开始进入高数量级能量运用时代。一种新的战术在真理罗马开始兴起。这一战术便是基于奥术塔供给的海量能量之称,以大威力法术进行快速覆盖性打击。有趣的是,这一战术思想最早源自于燃烧军团一名名为汤姆斯的少校。只可惜,当时的燃烧军团难以支撑如此大能量的消耗,燃烧军团普遍对于汤姆斯少校的理论嗤之以鼻。

    当奥术师的奥术塔逐渐竖立,法力不再成为奥术师征伐无尽世界的限制后,曾经被驳斥为天方夜谭的汤姆斯闪电战被奥术师们如获至宝。一场新的战术革命就此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

    此刻教廷所采取的便是薛西斯结界阵地战。从第一次火山口之战的结果教廷直接判定盘踞在火山口的敌人属于三级战力。因此本就急于挽回颜面的咏唱者当即主动请缨而来。其余神圣骑士团则组成小队,分散在燃烧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