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罗伟民的建议

    第十五章 罗伟民的建议 (第2/3页)

断,是为了有效抓住罪犯?还是为了保命?或者是还有其他?第二,能力或体力问题,李天畴可是有‘准特种兵’背景的,歹徒三个人加起来也未必超得过他。

    “所以问题的关键要放在‘意愿’上,只需要抓住一个关键点就好:试想歹徒在受伤后,还能向李天畴连开了4枪,这个变化在激烈搏斗中会严重影响他对当时形式的判断,所以最后即便是李天畴使用防卫手段导致歹徒死亡,也不能推断当事人是过失或是使用多余手段。因为在极特殊的情况下,当事人的意愿出于本能,所以正当防卫是成立的。”

    “啊,老师,你看的真透彻。看来我还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嘿嘿。但是我不明白,法理上应该很清楚了,为什么警方还要以防卫过当的名义拘留李天畴?”罗琳大拍马屁。

    “因为防卫过当还有另外一种推定,那就是通过尸检来还原不法侵害过程,进行细节推断,证人的证词反而成了参考。实例中,检方更多的会采用这种推定,当然,这里面也会有很多争论。不能忽略的是,公安机关或许还有其他层面的考虑。”罗伟民回答。

    “那这么说,我们帮不了什么忙了?”罗琳有些着急。

    “那倒不是,难度可能会大一些。同时还要分析公诉方看待问题的角度。”罗伟民说道,“咱们要快点回所里,中午我还有其他事儿。”

    罗伟民的办事效率很高,中午与肖亚东谈话中,确认了两件事,一,如果警方正式立案,那么他将成为李天畴的辩护律师,完全免费,这样可以以合法的途径调阅相关的案卷资料;二,是立即递交对李天畴取保候审的申请。

    分手的时候,罗伟民犹豫了一下,说道:“肖队,我有个想法,不是很成熟,但你可以参考一下。李天畴的事件最好不要刑事立案,更不要走到公诉的层面,那样不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问题是事情的发展由不得我们控制。”肖亚东苦笑。

    “还是有突破点的,主要是看拘留李天畴的出发点是什么。我想,更多的可能是处于公共安全因素的考虑。但从法理看,有些牵强。即便是到了公诉层面,也会面临很多争论。

    “而且舆论压力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社会需要倡导什么?否定什么?所以,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途径,最大限度的控制或消除公共安全的隐患,我想你们警方会慎重考虑的。行政拘留,以教育为主最好。”罗伟民很直白。

    “唔,有道理,这些我也曾考虑过。但是这个突破点并不好找。”肖亚东点点头。

    “我感觉可以往其他行政执法口子靠,把李天畴的个人资料移交给特殊部门备案。仅仅是备案,这对李天畴本人影响不大,还能兼顾到公共安全,这种做法不是为了图省事,用你们体制内的术语叫归口管理。”说道这里,罗伟民狡洁的一笑。

    看了看肖亚东沉默不语,罗伟民继续道:“至于什么特殊部门,你比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