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缅甸危机

    第六百三十九章 缅甸危机 (第1/3页)

    还有,中英联军协调不力,英国人始终看不起中**人,不愿与中**队并肩而战,从远征军入缅伊始,英军就有了放弃缅甸的打算,所以,缅甸战场上英军只是利用中**人掩护他们撤退,没有真诚合作的意思。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远征军内部缺乏凝聚力,就拿新三十八师来说,内部的六个团,师长真正掌握的只有三个团,另外三个团则由军统控制,甚至当中还有军统派出的副师长时刻准备着取代师长控制整个师。而各军各师中更是派系繁多,保存实力消除异己的想法随时都存在。

    就这样一支问题部队,要想挡住日军的疯狂进攻谈何容易,况且他们在兵力上都不占优势,虽然远征军加上英缅联军,总兵力也有二十三万之众,与日军八个师团在兵力上几乎等同,但前者战术水平相差甚远,而且就是一盘散沙,后者却能形成拳头之势,兵锋正盛。

    最大的弱势还不在兵力上,而在于日军有绝对的制空权。日军南方军有独立的第五飞行团,而且太平洋上的舰载机可以随时开赴缅甸上空实施空中支援,但中**队却只有一个组建不久的“飞虎队”。

    虽然“飞虎队”的战斗能力不俗,队长陈纳德以一套完备的预警系统及时获悉日军飞机动向,并且以独创的“群狼战术”和日军在空中进行绞杀,取得一定的战果,但飞虎队装备的飞机只有一百架p-40战斗机,而日军第五飞行团各型飞机总数超过两百架,而且战斗机大部分都是性能比p-40更优越的零式,所以,在日军出动飞机数量不多的情况下,飞虎队才能猛然出击打日军一个措手不及,而且绝不能恋战,得手后立即撤退,因为飞机数量和飞行员的质量都不具备和日军进行空中对决的条件。

    林林总总这些原因,注定远征军此次出征前景不妙。

    二月底,由于英军无节操地撤退,南线败局已定。

    史迪威、杜聿名再次积极备战曼德勒。

    但,他们却在英军亚历山大接二连三的呼救中,把战斗力最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