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航母梦

    第九百六十六章 航母梦 (第1/3页)

    其实,对陈少宽其人,蒋浩然并不反感,相反,甚至还有几分敬仰。

    陈少宽,字厚甫福建人,生于1890年,他的父亲是一名箍制木器的工匠,后来加入了海军担任水手。受家庭教育和父亲的影响,陈少宽自小就对海军和航母事业很感兴趣。17岁时进入水师学堂学习航海技术,毕业之后,他加入了清朝的海军。辛亥革命之后,陈绍宽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并在海军担任副官,后因为有功而被破格提拔成了代理的舰长,还获得了到欧洲留学的机会。一战期间,因为他在英国海军战队建立了功勋,被指为中国海军的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之后便产生了振兴中国海军实力的想法。回国以后,陈绍宽成为了海军司令官,1926年时,国民政府开始北伐,陈绍宽就带着舰队归附了广州的革命军。

    之后,陈绍宽多次向委员长提议划分战区,建造二十艘航母,而委员长却不想出钱,但是又想笼络人心,就一直拖着,五年十年,没有期限。

    陈少宽曾经把海军留学时总结的英国舰队配置情况,呈送海军部参阅,而且他还与大家讨论将海军和空军结合起来作战的计划。然而委员长对他的计划却不感兴趣,只是用夸海口来安抚他。委员长的心思全都放在了空军部队上,始终不愿意拿出足够的军费投入在海军上,让陈少宽的航母梦想难以成为现实。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陈绍宽率领海军舰队在江阴作战。日军运用航母,出动了上百架飞机,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艇全部被歼灭,打光了所有的家底,中国海军也彻底沦为水上游击队。而此役后,陈绍宽更加迫切地渴望建造航母了。

    战后,他再次提议建立航母群,设想将中国沿海划为4个海军区,第一区从辽宁安东到山东半岛成山头,第二区从成山头到长江口,第三区从长江口到广东汕头,第四区从汕头到中越交界。每个区成立一支海防舰队,拥有五艘航母,全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