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曾经的真挚基情

    第九章 曾经的真挚基情 (第2/3页)

王弗里德里希二世还是皇帝的教子,皇帝自认为,只要自己活得够长,哈布斯堡有望顺利过渡。

    皇帝高估了人性和感情,当然,也确实没人能预见他戏剧性的死亡。

    查理六世本来满心想生一个男性继承人,但等来的却是女儿们。他再也没有得到一儿半女,玛丽娅·特蕾莎注定要成为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继承者,这也注定了她艰难的人生。

    因此,未来的女皇的联姻对象就成了皇帝重点考虑的问题,虽然历史上玛丽亚·特蕾莎最终是自由恋爱,但是对查理六世时期的奥地利帝国而言,长女的自由恋爱的确有些奢侈了。这桩婚姻最初肯定是作为政治联姻,并且力求以此能得到一个欧洲大国的支持,而不是德意志地区某个无足轻重的新教国家。

    查理六世选中了俄罗斯,而且,大国之中,东正教俄国是他唯一的选择。

    查理六世很早就想和俄罗斯帝国搭上线,在当时,法国,巴伐利亚,普鲁士(很遗憾哈布斯堡的政治家没有真正估量到它的威胁),都觊觎哈布斯堡王室的广阔领地,唯一没有利害关系的而且能施以及时援手的是俄国。

    尽管一百三十年后,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奥地利背叛了和俄国的盟约,两百年后,俄罗斯帝国和奥匈帝国站在巴尔干火药桶的两边……但在18世纪初,俄奥拥有着成为好基友的优越条件。

    俄奥在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中能够形成合作,当时的奥土战争和俄土战争都绵延日久,互有胜负,所以自然谈不上所谓胜利果实,因此需要集合俄奥两国的力量,先要把果实给摘到手。

    在大北方战争中,奥地利也没有反对俄国(它为什么要反对)。

    在波兰王位继承问题上,因为彼得大帝年轻时在法兰西的♂&♂放荡不羁(这是一个误会)吓坏了路易十五,所以伊丽莎白公主和他的联姻泡了汤,然后由于法国和波兰的联姻,招致了俄奥对法国控制波兰的可能性的共同反对。

    大波波存在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