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别想过好年

    第一百四十四章 别想过好年 (第1/3页)

    在这个社会上,有一个又一个的圈子,通常地位越高的圈子,相对就会显得优雅一些,尤其是最上层圈子里的那些人,他们说话委婉,从来不得罪人,举止从容,明面上笑脸迎人,但是背地里下手比谁都狠。

    之所以这样,倒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人虚伪,而是家族的底蕴让他们做不出那种“泼妇骂街”的行径,譬如说临安赵家和燕都姜家,就是整个天下最上层的那个圈子,也是这个世界上相对最“优雅”的一群人。

    哪怕是当年姜无忌带兵进江宁被俘,见到恨之入骨的赵显的时候,姜无忌也是没有失半点礼数,恭恭敬敬的叫了一声“王兄”,这就是姜氏皇族的底蕴。

    同样的道理,国书通常是皇帝之间的交流,不管两国私下里打成什么样子,在国书上都已经老老实实的写上“官样文章”,然后再这些花团锦簇的文章里极为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一来不会失了体统,二来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将来万一需要讲和,也会多出许多回旋的余地。

    可是赵显这封国书,连“不来的是孙子”这种乡间俚语都写了进去,还在乾元殿上堂而皇之的念了出来,如此行径,不仅仅会让天下人笑话,更代表南启与北齐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到了这种地步,如果姜无忌再畏战不出,那被嘲笑的就不再是赵显,而是这位北齐天子了。

    果不其然,当赵希把这封“国书”念完之后,高坐龙椅之上的姜无忌,脸色被气的铁青,他右手捏在龙座的扶手上,指关节因为用力,变成了苍白色。

    不过这个时候,北齐的这些文武百官也反应了过来,还不等姜无忌说话,在礼部主政的老尚书就跳了出来,捋了捋胡须怒视赵希:“大胆南邦外臣,竟敢这般对吾皇说话,老夫听闻临安赵氏向来以诗书传家,以经卷治国,怎么到了现在,赵家连祖宗的体统也丢了,连国书都写成这样文理不通!”

    有人开头,乾元殿里的群臣纷纷景从,这些人把赵希围在中间,或者指指点点,或者唾沫横飞,更有些武将脾气暴躁,直接就要上前动手。

    此时,龙椅上的姜无忌总算反应了过来,他从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