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七章 低调点,没坏处的(三)
九十七章 低调点,没坏处的(三) (第2/3页)
脸凝重的神色,更有几人重复念叨着“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随后转头看了看一脸平静的祝彪,都沉默不语
一首上等的诗词,都需要时间的打磨,文人士子参加诗会,当场吟诗作赋,出口成章,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当然排除一些妖孽之辈,大部分才子,往往早就做好一首诗词,等着参加诗会的时候在拿出来,所以曹植的七步成诗才会史上留名,更有才高八斗的说法
而众人看了看祝彪这首诗词,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窗外细雨绵绵,又仔细看了看‘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这几句,这才明白,原来祝彪是当场作诗,比曹植的七步成诗还厉害,随手做的一首诗词,就能达到传世名作的地步,这才学,着实有些可怕
看着这首诗,有几人,还想要出几句“不过如此,”“普普通通”一类的话语,但是看到众人都是一脸凝重的神情,很识时务的闭上嘴,此诗作出以后,众人居然都无法点评
祝彪这一首诗词,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直接扇在了众人的脸上,想起刚才挤兑的话语,众人都是神色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品评这首诗词
映雪姑娘却正看着铺上石桌上的宣纸,怔怔的出神,她还记得,前几天自己女扮男装去求诗词,祝彪送了一首《红杏》给自己,说是诗词,还不如说是调戏,此刻看到这首诗词,映雪姑娘低吟几声,眼睛越来越亮
辛弃疾的这首《一剪梅.中秋元月》虽然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词藻华丽,但是那股淡淡的忧伤与从容,却带给人别样的感触,说实话,祝彪刚才被众人挤兑的时候,也想过直接把《水调歌头》拿出来,好好震撼一下众人
后来仔细一琢磨,自己此刻在北宋末期,这首《水调歌头》,苏轼早就已经作出来,名扬大宋了,如果自己真的傻乎乎的抄袭,那可就真的热闹了!还好他上辈子是个历史教师,这才没闹出这么一个大笑话,祝彪心里暗自擦了一把汗,“好险”,以后这种诗会,自己能不能参加,就别参加了,太危险了
见众人久久没人开口说话,祝彪也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兴致,说实话,今天过来参加诗会,主要是因为前几天欠了映雪姑娘一个人情,否则的话,他才懒得过来凑热闹,自己果然跟这些文人不搭调,刚过来就被人挤兑挖苦找事,逼着自己作诗,如果不是看到三娘担忧的神色,他都想一走了之,他才不在乎众人会怎么谈论他
“哎!以后再也不犯贱了!”祝彪心里暗自下定决定,以后不管是谁请自己,诗会是绝对不会参加了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