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天下——玉玑子传(3)太虚掌门?

    我,就是天下——玉玑子传(3)太虚掌门? (第1/3页)

    所有的同辈弟子都知道,太虚第十四代掌门无尘子私心底里深深喜爱着玉玑子。

    其实名门正派都是按资历排辈份的,像玉玑子这般中途入门的弟子,往往得不到真正的重视,而无尘子却对整个沉默温和的青年人赞赏有加。

    后来有传闻,无尘子私下里对同辈长老评价说,整个年青人虽然不爱说话,但神情坚毅沉稳,未来,修为定不可限量。

    于是,玉玑子便在太虚观安安静静度过了十年。他穷尽所有可能,阅读了太虚观中所有秘籍,从天文地理到武学精要,孜孜以求所有的知识,不懂之处,无尘子也会倾力教授。这十年中他极少与人交往,不过,面对同门的时候,他也会装出冷喻教给他的微笑,温和而友善。这段时间,玉玑子和明显地体会到当年冷喻教他假笑和温和待人的好处,要知道,一个沉默不问世事的青年很难招人嫉妒和厌恶,自然,也会避开许多祸端。

    在玉玑子二十八岁的时候,无尘子对他说,你可以出师了。出师,意味着无须在门派里修炼,可以自由在江湖上闯荡,可以收弟子,甚至,可以入朝做官,像太虚历代修为更高的弟子一样,成为王朝的二国师。

    当玉玑子背着宝剑和葫芦,顺从地向无尘掌门叩头拜别时,就连他自己也不清楚,有一双黯淡的眼睛在背后死死盯着他转身的背影,而正是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他的天下,从此而始。

    出师后,玉玑子悄悄回到了当年冷喻曾居住过的茅屋。太久未曾修葺,小屋早已杂草丛生,他却能如十年前一般,安静的坐着,放下背囊里那些在门派中获得的邪影真言手抄本,一点一点的开始修习。多日后,他唤出了巨型的邪影,这次他并未潸然泪下,只是紧握着那黑影巨大的手。

    我会与你走到天下的巅峰。玉玑子在心里信誓旦旦地说,回过头,却看到了一个佝偻的老者。

    这个老者,玉玑子并不陌生,以前在太虚观大堂里偶尔见到的,据说是王朝的重臣,虽然当时,他并未关注过。

    玉玑子感觉得到,面前的老者是不会任何术法的凡人,可他丝毫不畏惧地,挺直了腰背走到他面前来,如久违的朋友般,像他的邪影打招呼。

    “你的这个大家伙很威风。”他想玉玑子微笑,仍然腰背挺直,双目炯炯,丝毫不露任何疲态和惧意,仿佛不知道,玉玑子只要念动一句咒语,这邪影就能把老者完全吞噬。

    发现别人不可告人的秘密后,还能如此从容优雅落落大方,直觉告诉玉玑子,面前的人,绝非池中之物。

    “你还知道些什么。”明白自己早落入网中,玉玑子也开门见山,他也是明白人,若这老者有意害他,现在找上门来的,只怕是整个太虚观。

    “其实也不算知道很多,只是一直在猜测,你和那个太虚魔女的真实关系。总觉得,连我都找不到的女人,那颗脑袋不那么容易掉下来。”说着,老者微微地笑着,这种城府极深的笑容,只看到脸上的褶皱一层层折起,而一点都窥探不到皮面下的内容。

    玉玑子觉得这种笑容有些恶心,但他不得不承认,面前这个堆满了假笑的男人可以带给他干净的人生所不能拥有的一切,是的,此时,玉玑子看到了,这个满脸虚伪的老人心里,装着整个大荒的秘密。

    如果跟随这样的人,也许有一天,他自己手掌里也可以提着整个大荒。玉玑子如是想着,于是,他对老人说:“我想,你的队伍里,需要我。”

    后来这个老者,夏王朝的丞相默告诉玉玑子,就在他说出,“你的队伍里,需要我”这句话时,他就把这个二十八岁的青年看成了自己的未来。因为就他看来,一个能承载未来的人,定有超卓的能力、无比的自信,以及,对自己正确的估价和不卑不亢的态度。这四点,从玉玑子吐出那句服从的誓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你知道吗,你毕竟是冷喻的弟子,若是当时你表现的过于倔强不屈或谦卑求饶,无法证明你的价值,我都可以处死你,以绝后患。”默是以聊家常的口气说出这一切的,但口里的对白却足以让人心惊肉跳。而站在一旁的玉玑子却同样没有任何反应,一卷卷的卷宗翻给默看,好像对方说的只是,今晚想吃什么菜式。

    “我们选择了彼此,而且,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没有错。”等到那些卷宗翻完了,玉玑子微微抬起眼睛,目光直率而笃定,唇角上荡漾着微笑,这时候,他的微笑已经完全同默一样炉火纯青,没有人能看得到笑容下面的情绪。

    加入默的队伍后,玉玑子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权力。默的身份,是夏王朝的丞相,丞相其实是统领六典的百官之首,掌握着国政的方方面面,但却受着卫国公盲夏、云麓太虚两位国师的掣肘。

    卫国公盲夏,少年时救过夏启的性命,后来追随夏启建立家天下,一直不弃不离,是赫赫战功的旧臣。在朝中一直对启王忠言规劝,复制太子武观,算是相当耿直也相当有分量的一位重臣。

    云麓太虚二位国师,专心术法,对朝政干预不多,但为人也清明耿直,在朝堂上,往往也向着盲夏说话的。

    平心而论,玉玑子欣赏盲夏的耿直与清明的,他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并且对平民亲和而没有架子,甚至乐于倾听农妇的怨愤征夫的悲泣,是个绝对的好人。

    然而,玉玑子并不觉得盲夏是个好官。过分的清明和耿直,往往让他游离于其他官吏之外,所有的下层官吏对这个卫国公,都是敬畏、避讳、却敷衍了事。

    在这些官场的沉浮中,玉玑子自认不是清明的。他对金银财宝都没有什么嗜好,但逢迎往来间,对下级官吏的大小供奉也都来者不拒,亦会昧着良心为事主办事,欺压平民,看惯了许多眼泪。而这样做来,他倒是很办成了几件事,防涝治旱都有功绩,镇压周边诸侯也是立竿见影。

    因为玉玑子明白,如果不让下级官员认为你与他们是一条道路上的,便无法同心,他们也不可能全心全意执行你的方案和措施。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倒是深谙为官之道。”当玉玑子带领军队成功平定燕丘之乱后,默拍着他的肩膀道,“为官者,注定不能是寂寞的人。”

    这个时候玉玑子只是默默望着自己的脚。经历了这多事,他确实明白的,明白怎么与人相处,明白怎样去当官,明白如何才能爬到权力的最高处,可是,越是走得高,越是受到更多的欢呼和羡慕,他反倒比以前更加孤独寂寞。

    仿佛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他和他的邪影,孤独地站立在茫茫天地间,站立在众神创立的规则间,看尘世众生沉沉浮浮,无端地慨然而叹。

    玉玑子也不得不承认,默是个玩弄权力的高手。没有旧功勋的丞相,上要赢得启王首肯,下要获得百官认同,无论为官或行事,都必须小心谨慎。

    而且,在江湖之中,默也有自己的势力网。他在每个门派都安插了自己的眼线,比如当年残害莫非云、冷喻的卓成文、李丰武等,都是默的手下。

    在默的卷宗里看到这些名字时,玉玑子突然感慨莫非云和冷喻都是多么渺小而简单的存在,早被困顿在别人布好的网里,徒劳挣扎,甚至到死,也不知道幕后真正的黑手。

    不过玉玑子同样佩服莫非云的机警,在如此严密的天网中,努力保全着冷喻的安全,直到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时候玉玑子想到了不停被江湖人士提及的“大侠”二字,他想,莫非云大概不算大侠吧,真正的大侠应该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不过,在黑白颠倒的世道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底线,不计成败地去挽救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这份情怀,当得起“侠”这一字。

    默从未跟玉玑子提过冷喻。玉玑子也不知道,自己的过去默知道多少,对于这个双方都暗自揣测却从不言说的秘密,他们两人就这样沉寂下去,直到未来那个命中注定分道扬镳的时刻。

    玉玑子在为官期间收留了许多孤儿。其实也不尽然都是孤儿,许多投奔而来衣食无着的青年也被他收入麾下,教授术法悉心培养,后来,跟随他的许多得力大将,比如金元术和金坎子,都是当时被他收养栽培的弟子。也从这些时候开始,他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日后他的门徒,渐渐占据了太虚观和王朝中的各个角落。

    这些弟子中,大部分人是为了恩情和权势跟随玉玑子的,但那几个最心腹的弟子,却是认同玉玑子的理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