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海战(1)

    第110章 海战(1) (第2/3页)

递一下消息还行,用来运兵就够呛,用来海战更是开玩笑。

    整个船队中唯一大点的就是位于船队中央位置何如宾的座船了,这是一艘三四百料的福船,排水量约两百来吨,漆刷得簇新,在前后老旧的货船中很惹眼。

    观察了半个小时左右,梁小明心中有了底,便下令返航。远航号划出一道弧线,大角度调头,劈波斩浪,飞快地消失在海平面上。

    怪船前后穿梭,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让何如宾座船上的众位幕僚都没吭声,眼看怪船离去之后,终于有人议论:“这怪船定是博辅贼人派来刺探消息的,被我大军威势震慑,悻悻而归。”

    何如宾抚须笑道:“十有八九就是。虽然船上满载军士,不惧贼人跳帮,但中途不起波折最好。终究是宵小之辈,见我大军堂堂之阵,最终还是不敢出手试探。”他对这怪船也有点慌,但是作为大军主帅,此时自然要表现出对敌人的蔑视,免得涨贼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幕僚们自然一番附和,称大军所至,定所向披靡,贼人必望风而逃,顿时甲板上阿谀奉承之声如潮。

    “远航号离开博辅港前往珠江口侦察的同时,五艘武毅级战舰也鱼贯而出,驶出了港口,直奔琼山方向而去。官军渡海的目的地是琼山,只要顺着这个方向走,就能迎头碰到船队。

    船上的水手们虽然次接触这种战舰,但是稍加训练就能适应,只是火炮的操作有点为难他们。这时候梁小明设计的大口径卡隆炮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

    海上炮战不比陆地,炮位都是固定的,调整的余地有限,船舷对着哪边,就只能打哪边。战舰上的炮兵比起陆地上的同行,更注重的是射,而不是精准度,谁能在短时间内向对方倾泻更多的炮弹,谁就占了上风。即便如此,长管舰炮的装填和复位的难度对于新进来的炮手们仍然是一种挑战。

    相比之下,卡隆炮的炮管短粗,装填简单,复位也容易,加上近距离射,根本不用考虑炮口角度和射程的问题,对准敌船一顿乱轰就是,简单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