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对峙

    第120章 对峙 (第2/3页)

,留一半人下去休整,半个时辰后轮换。”

    不一会,伤亡情况清点出来了:护卫队阵亡100余人,伤200多人,伤亡大多是因为弓箭,其余都是白刃战造成的,明军火器造成的伤害几乎为零。

    梁小明感叹道:“这个伤亡交换比已经很惊人了,我们伤亡才300多人,明军的伤亡怕是要加个零。”

    刘烨望着躺在地上的护卫队员的尸体,咬牙说道:“此战过后,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扩编。这么点人,每次打仗都像走钢丝,一旦战败就是毁灭性的后果。”

    明军大营中,何如宾颓然坐在帐中,询问幕僚和亲信将领:“没想到贼人不仅海战厉害,陆上步战也如此难缠,诸位有何对策?”

    众人面面相觑,今日之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本以为手到擒来的功劳,却不料是一块极难啃的硬骨头,接连两次攻击都被击退,还损失了一个游击将军。战前抱以厚望的红夷大炮完全被对方压制住,如果要接着打,无非也就是依葫芦画瓢,拿人命去堆,没有其他对策可言。

    潮州参将童以振进言:“末将以为应立寨固守。”他是各营中最起先攻击的,还差点损失一个骑兵千总,对贼人的火器他印象非常深刻,“贼人炮火再强,我军大营退后四里,他未必能打得到。我兵众多,可许以重金,多募死士,抄贼粮道,日久,则贼必不战自乱。”

    童以振认为:双方互相立寨对峙,对己方来说是有利的,毕竟大军有全省之力在后支撑,贼人所有不过博辅弹丸之地,而且通往临高县城的路线被自己挡住,贼人兵力又全部集中在营寨中,时间一长供应必然困难。相持数月,等到贼人粮草渐渐难以为继,必然不战而乱。

    这是老成持重的方略。何如宾想了想,强攻损失太大,也未必能成功,倒是长围对方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虽然见效慢了点,但胜在稳妥。

    惠州参将严遵诰也说道:“童参将这个法子不错。不过与贼人长期相持,粮草是第一要紧之事,须得保证粮道畅通。”

    何如宾点点头。大军一旦缺粮,军心浮动,崩溃就在转瞬之间。从琼山到澄迈、临高这条路线,在石山设立的粮台是极其重要的所在,只要保证粮台顺利运作,从琼山运来的粮食就能保证官军的需要。

    他采纳了童以振的提议,大营退后四里,与贼人相持。派心腹幕僚去琼山县督办粮草起运,另派一名幕僚去石山主持粮台转运事宜。又向肇庆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