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艰难的决定

    第320章 艰难的决定 (第1/3页)

    听了普特曼斯的话,昆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为了打开远东的商业市场,1622年,荷属东印度公司占领了澎湖,以之作为东亚贸易的转口基地。次年,明朝政府为了驱逐这些盘踞澎湖的红毛,与他们展开了为期八个月的长期战争。最后以荷兰人的失败而告终,他们和明王朝达成协议,同意把设置于澎湖的要塞和炮台毁掉,而于1624年转移至大员,作为交换,明王朝默认了荷兰对大员的事实占领。而热兰遮城作为统治大员和对外贸易的总枢纽,这座规模宏大的城堡直到至1632年才完成首期堡底工程,前后历经八年。东印度公司为了大员和热兰遮花费了巨大的资金和精力,现在,一个明国的将军居然轻飘飘一句话就想让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大员,并且将热兰遮城拱手相让。

    昆缓缓地问:“我想知道,这个明国将军提出这样匪夷所思的条件,是否有足够的底气?他打败郑一官是运气还是实力,是否有长期统治远东海域的能力?你的意见,将是我和评议会作出决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东印度公司说到底还是一家股份公司,作出任何决策都是建立在对投入与收益评估的基础之上,一切向钱看,他们和马尼拉的殖民政府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会因为面子问题进行毫无必要的抗争,也不会因为些许压力轻而易举放弃利益。

    普特曼斯知道总督的意思:如果刘烨只是因为运气才取代了郑一官,不具备长期称雄远东的实力,那么东印度公司会继续投入兵力发动新的战争;反之,如果刘烨的实力确实强到了一定程度,东印度公司就会放弃战争,选择合作的方式保住在远东的贸易航线。战争只是手段,商业利润才是公司永恒的目标。

    他谨慎地回答:“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在刘出现之前,公司的远东舰队无法彻底消灭郑一官,他拥有数不清的戎克船、数以万计用来肉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