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灵活的战术

    第548章 灵活的战术 (第1/3页)

    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大军,梁小明倒吸了一口凉气,喃喃道:“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不是说鞑子人口很少吗?”

    马威解释道:“总兵大人,真鞑子人丁不旺,确实不多。可是他们的帮闲多啊,这里还只是汉人包衣和余丁、汉军和八旗蒙古,如果在辽东一带作战,他们还可能调集朝鲜人助阵,人就会更多。”

    “包衣和余丁是什么意思?”

    “包衣就是奴才,有汉人也有朝鲜人,汉人居多。”马威回答,“余丁就是不当兵的旗人。鞑子号称八旗出则为军,入则为民,军民一体,实际上也不是所有的旗人都是兵。老奴时据说是两丁抽一,到了皇太极手里改为三丁抽一,当兵的就是‘披甲人’,没当兵的就是余丁。余丁打仗不是因为强制命令,而是自愿跟来打劫的,武器和甲胄自备。”

    梁小明懂了,所谓余丁就是预备役,披甲人就是现役。后世电视里辫子戏老说什么发配充军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这个梗就是这么来的啊。不过这个包衣奴才让他很有些气愤。

    “汉人都这么没骨气吗,自愿给鞑子当奴才?”梁小明不忿地想,这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汉奸有什么区别?

    马威叹了口气:“这个说来话长,一言难尽。做包衣的未必都是自愿,有为了荣华富贵的,也有仅仅为了活下去的……”

    “只是为了活命可以找机会逃啊!听说辽东每年逃出来的汉人很多,可见未必只有跪舔满人一条路可走。”梁小明打断了他的话,给包衣下了结论,“一旦成了奴才,生死都掌握在奴隶主手里,主人一不高兴就可以处死,与其这么窝窝囊囊地苟且偷生,而且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左右都有丧命的危险,何不搏一把?可见这些人都是犯贱,不值得同情。”

    马威不知道这位挂名总兵为什么对包衣这么敌视,但人家是上官,说话又占理,也不好再说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