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朱媺娖的危机

    第673章 朱媺娖的危机 (第2/3页)

傅,擢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并授超品大将军,位列众将军之上,节制山东、两广三省兵马,协管政务。其本部兵马,兵部无权调动,若抗击鞑子、流寇,则可就近调集当地驻军增援。望日后竭心尽力为朝廷效力,厉兵秣马、抵御外诲。另,山西、宣府两镇皆有功劳,各赏银万两,虎大威、杨国柱均擢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钦此!”

    刘烨又惊又喜,自己的要求基本上都被满足了,不过这个大将军又是什么章程?

    他接过圣旨后,迫不及待地问:“阁老,这个大将军到底是什么品级,怎么从没听说过?”

    温体仁笑呵呵地回答:“本朝洪武年间曾有徐达、蓝玉官至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不过也只限于统兵作战,战后即废,是个临时的差遣,并非常设。圣上为你这个小小总兵掌管三省之地颇为头疼,老夫就建议他效仿汉朝古制,重设大将军,给你一个名分,给朝廷挽回一丝颜面。不过这个大将军虽然地位超然,比起汉朝位列三公之上、百官之首,要缩水不少,你且将就一下……”

    刘烨哈哈大笑:“难为阁老想出了这个办法,我得了里子,皇帝得了面子。缩水就缩水吧,左右不过是个虚名,只要能让我名正言顺掌权就行。不过说起来,我想掌控三省,有了这个大将军的虚职,确实比总兵要名正言顺,多谢阁老费心了!”

    温体仁抚须道:“你总算是如愿以偿了。不过吃人嘴软、拿人手短,陛下让了这么大的步,你还要坚持手刃杨嗣昌吗?陛下爱惜名声,因为议和之事,他不会轻易交出杨嗣昌,恐怕这个节骨眼上要取其性命有些勉强……”

    “皇帝的心思我也明白,议和之事可做不可说,保住杨嗣昌就是保住他圣君的口碑名声嘛。既然得了好处,就暂时先把杨嗣昌的人头寄存在他脖子上吧,日后再来取便是,等我撤出京城,龙入大海、虎归山林,谅杨嗣昌也掀不起什么风浪了。”

    方正化也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