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富可敌国

    第742章 富可敌国 (第1/3页)

    见识过临高的妇女能顶半边天后,一行人继续前行。

    毕竟常年在皇宫里打转,方正化很少长距离步行,走了一会以后腿脚有些酸痛,忍不住伸手锤了锤腿。李福看在眼里,朝身边的人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叮铃铃”的铃铛声响起,一辆没有乘客的有轨马车停在了他们面前。

    “公公,若是走累了,上车坐坐吧。”李福指了指有轨马车,介绍道,“这种马车是在平地上跑的,稳当得很,一点也不颠簸。”

    方正化好奇地打量了一番马车,除了轮子是架在两道铁轨之上,车厢也比普通的马车长了很多,轮子多了一对,另外也看不出多少异常。等他进去后,才发现别有洞天,长长的车厢异常宽敞,桌椅都有,桌子上甚至还摆放了茶水点心,看起来就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房间。

    他啧啧称奇:“听说万历爷那时候,张太岳的轿子是32人抬,里面卧房、厨房、茅厕一应俱全,还有两名小厮伺候,听的咱家羡慕不已,想必这马车也和他的差不多了吧?”

    李福笑道:“小人见识少,张首辅的轿子是什么样不知道,但是在临高,制作这样规模的马车并不难,也不需要几十人来抬,一匹马不够,加一匹马便是。”

    临高的有轨马车技术逐渐成熟,从最开始实验性质的几辆马车增加到了二十几辆,铁轨的长度也从几里的总长度慢慢增加到十几里,把码头和城区的交通时间缩短了一大半,构建了一个“半小时”经济圈——原本从博辅码头到临高主城区步行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乘坐有轨马车只需要半小时。

    为了更好地发挥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作用,在梁小明的建议下,刘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管理所,人员编制暂时挂靠在“临高技术研究院”的名下,由专人负责马车、铁轨的维护、保养,并调度整个铁轨路线的运行,保证不同时段的马车不会出现“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