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卷 未来启示 第二十节 核时代[第一更,求月票]

    第二十六卷 未来启示 第二十节 核时代[第一更,求月票] (第2/3页)

握到充足的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正是“雪茄”的爆炸威力远没有达到设计的威力,科学家与工程师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分析之后,最终得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结论,那就是原子弹的当量是有限的,而不可能无限制的提高,而且只有一个最合适的爆炸当量,再提高,就将浪费核材料,事倍而功半。这也成为了后来推进“黄石计划”研制氢弹的一个重要论据,因为从理论上计算,氢弹的当量几乎可以做到无限大!

    原子弹爆炸后,吴林糠等人首先知道为什么要让他们戴上墨镜了,虽然是背对着爆炸方向。可是强烈的闪光仍然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是在明亮的手术室里一样,也许这个形容还差了很多,可给吴林糠他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己是不是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接着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冲击波与爆炸声。重达50多吨的“鹏”式轰炸机就如同是一片被狂风刮到了空中的树叶一样,一会上,一会下,不停的震动着。当这一切都过去的时候,吴林糠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他们还能够飞行,那简直就是最幸运的事了。到此时,吴林糠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要让他们在投下炸弹后全速逃跑。如果动作慢一点的话,那么他们就将成为原子弹的牺牲品!

    当时,“天使”号的尾炮手用相机拍下了爆炸后形成的蘑菇云。虽然有另外几架飞机上的机组成员也用相机拍下了蘑菇云,但是角度都不太好,只有“天使”号的尾炮手派下的那张照片最为经典。这张照片后来被成千上万次的转载。甚至成为了核武器地象征,成为了人类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核武器地象征。更成为了反对使用核武器。返回核军备竞争地宣传照片。

    哈里斯堡的具体损失与人员伤亡统计结果是由后来美国政府公布的。而当时帝国也对这次轰炸进行了评估。情报部门也根据截获地情报进行了评估。

    按照技术人员的评估来看,距离爆炸500米范围内地任何建筑物都将全毁,甚至是彻底的消失,1500米范围内的建筑物将严重损毁。5000米范围内地建筑物有一半以上将被摧毁。直接死于轰炸的人员将超过10万,全市八成以上市民伤亡,因为辐射。严重烧伤。以及来不及救援等原因,在未来五到十天之内。仍然将会有陆续数万人死亡,而最后的幸存者不会超过全市人口地两成。

    这个评估结果有点夸大。其实主要的原因是“雪茄”没有达到最大的爆炸当量,而且相差得太远了。如果“雪茄”的爆炸大量真的万吨的话,那么技术人员的评估结果就没有太大地偏差。

    数日之内。情报部门也拿出了轰炸结果评估报告。哈里斯堡有六成以上的房屋被摧毁,或者是严重损毁。伤亡人数在15万左右,其中直接死于原子弹爆炸的人数在6万人左右,另外还有大概9万伤员。

    相对而言。这个轰炸效果远没有达到最初的预计轰炸效果。甚至比不上投上几千吨燃烧弹的轰炸效果。而且战后从美国政府获得的损失报告中的数据也与此类似,在哈里斯堡直接死于原子弹轰炸的有62348人,失踪4569人(都是在爆炸投影点附近)伤117452人。而在战争结束后的十年之内,这11万多伤员中,有大部分人死于原子弹轰炸的后遗症,特别是癌症。

    罗云冲在五点二十分收到了轰炸成功的消息时,他首先松了口气。

    原子弹终于投了出去,而且还爆炸了。他当时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原子弹造成的破坏有多大。

    严格地说,比起之前的大规模集中战略轰炸,原子弹的破坏效果并不怎么样。纽约受到了四次集中战略轰炸,结果城区几乎全毁。死伤平民近百万。而四枚原子弹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效果。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原子弹绝对是当时威力最大的炸弹,没有任何一种炸弹能够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