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价格的博弈【三更】

    第五十二章 价格的博弈【三更】 (第1/3页)

孟三铎听到段玉衡的话,心中那是各种的郁闷。

    段玉衡的话,听上去好像很大气,仿佛很照顾孟三铎,实际上,这一句话却将孟三铎给逼到了角落里,连还价的机会都没有了。

    试想一下,孟三铎作为南都市古玩收藏圈子里有名望的人,在对方给出让孟三铎出价的时候,孟三铎好意思给出一个比市场价低的价格吗?如果孟三铎真要是这么做了,以后传出去,他也就不用再在夫子庙乃至整个南都市的古玩收藏圈子里混了。

    而最要命的是,段玉衡还说出了只要孟三铎给出价格,自己绝不议价的话来,这就逼着孟三铎给出的报价,不但不能比市场价格低,还要比市场价格高出些许。

    如果问起原因,其实很简单,孟三铎作为南都市有名望的大收藏家,还是一家大古玩店的老板,在对方如此信任你的前提下,你去按市场价格收购人家的对联,这明显是想从人家身上赚钱的。

    凡是了解古玩行当的人都知道,所谓黄金有价藏品无价,很多东西并没有明显的定价,完全是根据个人的喜恶,有的东西,被喜欢的人看到了,不用你说什么,也能卖出个好价钱;如果被不喜欢的人看到了,哪怕你巧舌如莲,那人也未必会掏钱买。

    那么就有人要问了,既然收藏市场中的藏品,除了本身的价值之外,很大程度上要看购买者的喜好来决定价值,为什么却又经常有着“市场价”这样的价格标准出现呢?

    其实,这所谓的“市场价”是当代的那些古玩商人参考国际拍卖公司,所得出来的。

    或者更通俗点说,现今做古玩生意不同于过去了,随着西方资本模式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所谓“明码标价”的买卖方式。

    过去古玩买卖中的那种“坐地起价,应价还价”的买卖方式,在西方“明码标价”的买卖模式冲击下,逐渐没落。

    很多古玩商人,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于是便将一些古董文玩也进行“明码标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