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国画大师冯超然

    第二百三十八章 国画大师冯超然 (第1/3页)

    段‘玉’衡虽然不懂国画,但是却也能够从这幅画中深深感受到作者在国画创作上所表现出的超凡意境和身后工笔。

    这就让段‘玉’衡对自己手中这幅国画的來历,充满了兴趣,而伴随着段‘玉’衡对这幅国画作者的兴趣,自然而然便朝着这幅画左下角的落款看去。

    结果这一看不要紧,却是把段‘玉’衡给吓了一跳,因为这幅画的作者,竟然是段‘玉’衡非常熟悉的一个国画大师的作品!

    说起段‘玉’衡对这幅国画的作者非常熟悉,并不是说段‘玉’衡在生活中认识这个作者,而是因为这个作者的名气着实不小,而且追本溯源來说,这幅画的作者,竟然还跟自己的太外公有些关系。

    这幅画的作者,就是民国时期,我国国画界非常有名的国画大师,冯超然先生。

    说起这个冯超然,可能很多人不是很熟悉,但是如果说起慎得这个晚号,以及嵩山居士这个别号的话,一定就会有很多人豁然开朗了。

    冯超然,名回,号涤舸,别号嵩山居士,晚号慎得。辛亥革命后,寓居上海嵩山路,署其居室为“嵩山草堂”。自童年始酷爱绘画,十三、四岁卖画已有所收。早年‘精’仕‘女’,以唐寅、仇英为法,笔墨醇雅;晚年专攻山水,饶有文徵明秀逸之气。好‘吟’咏,工行草篆隶,均骨力神韵并具。在生活中,更是与吴昌硕、吴湖帆、顾鹤逸、陆廉夫等一代国画大师多有往來,并也都是冯超然当时的好友至‘交’。冯超然生前,对自己的作品颇自矜贵,三、四十年代的时候,冯超然达到了自己在事业与绘画技艺上的巅峰,与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在上海画坛被人们并称为“三吴一冯”。

    可以说,在民国画坛之中,能够与冯超然比肩的国画大师屈指可数,唯有八大山人、齐白石、吴昌硕、吴湖帆、吴待秋与吴子深这寥寥几人而已。

    冯超然在民国时期,就是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海派国画领域的灵魂与代表,如果在当时,沒有了冯超然,那么也就沒有了今天的江南国画流派,“海派国画”的存在了。

    虽然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