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

    第三百五十七章 征粮 (第2/3页)

楚国,臣以为有两个办法,其一是封路,其二是征粮。”

    “麦米成熟以后,江淮一带的麦米首先会聚集在三个地方,太府、封君、农夫。太府收上来的麦米暂且不论,封君手中握有大量麦米,若是封君想要走私麦米,出卖给齐国,难度不大,代价也很轻。”

    “所以,臣以为要想控制封君将麦米出手给齐国,那么就需要将封君们手中的麦米全部征集起来。就跟上次大王向江汉的封君征粮一样,这次向江淮所有的封君全都进行征粮,然后许诺,等秋收之后,抵扣税收以外的麦米,就用等量的粟米进行归还。”

    景鲤想了想,开口道:“大王,此事也许可行,毕竟,即便已经有面粉了,但是在封君百姓的心中,麦米的价值还是难以与粟米相提并论,所以用粟米换麦米,表面上来说,这是让利于封君,是可行的。”

    熊槐点了点头。

    麦米不必粟米,之所以很难控制,就是因为麦米没有被百姓接受,不到缺粮之际,根本就不吃,所以才会有走私的可能。

    若是粟米,百姓普通食用的粮食,就算想卖给其他国家,恐怕也无能为力。

    另外,相比百姓,封君贵族才是走私粮食的大户,楚国的封君不仅自己掌握着大量的粮食,而且或多或少还有自己的商队,这就为他们提供了许多便利。

    在各国粮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走私粮食自然得不偿失,封君们也不会冒着重罚的危险,大量走私粮食。

    之前齐国因为粮食被烧的问题,闹得天下沸沸扬扬,当时各国全都查的很紧,严厉打击向齐国运粮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的,卖粮给齐国,就相当于私通齐国,即便是说通敌卖国也不为过,所以,当时胆敢走私粮食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在风险太大的情况下,只能说大多数人都是有底线的。

    可是,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要是齐国麦米收获以后,齐国就不缺粮了。

    这时,若是有人走私粮食,就不再是私通齐国卖国,而变成了卖粮牟利,不是同一个罪责。

    所以,直接向封君们征粮,进行釜底抽薪,倒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虽然有些勉强,但是毕竟用粟米换麦米,还能说的过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