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9章可以休矣

    第2219章可以休矣 (第3/3页)

称「正统」是也!』

    『……春秋战国之时,天下失序,社稷大乱,其上无君,僣窃并兴,正统无属。当是之时,奋然而起,并争乎天下,有功者强,有德者王,威泽皆被于生民,号令加乎当世,如此岂有五德之理乎?』

    『然有愚儒,不明是非,依托传闻,其说多非,其恶秦而黜之以为闰者乎?是人之私论,溺于非圣曲学之说者也。动辄言必称经,举必有书,然则只知皮毛,未得其真是也!昔者尧传于舜,舜传于禹。夏之衰也,汤代之王;商之衰也,周代之王;周之衰也,秦代之王。其兴也,或以德,或以功,大抵皆乘其弊而代是也!若秦之无可代,必有齐楚而替之!』

    『仅以春秋为论,推秦之兴,其功德固有优劣,而其迹岂有异乎?若五德可论,又当如何自说?秦之《纪》曰,「其先大业,出于颛顼之苗裔。」至孙伯翳,佐禹治水有功,唐、虞之间赐姓嬴氏。及非子为周养马有功,秦仲始为命大夫是也……又当是时,周衰固已久矣,乱始于穆王,而继以厉、幽之祸,平王东迁,遂同列国。而齐、晋大侯,鲁、卫同姓,擅相攻伐,共起而弱周是也!然秦偏于西,尤养马以平犬夷是也!』

    『故以养马而生水德乎?秦之所以可平六国,非五德之功,乃尽灭诸戎,拓国千里。其后关东诸侯强僣者日益多,周之国地日益蹙,至无复天子之制,特其号在尔。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周之君臣稽首自归于秦。至其后世,遂灭诸侯而一天下。此其本末之迹也!与五德何干?!』

    司马懿言毕,台下众人,便是轰然而乱!

    有些人捶胸顿足,有些人咬牙切齿,还有些人须发皆张,指着台上的司马懿大声而叱责,却因为旁边的声音太过于混乱,以至于说了一些什么他自己根本听不清楚,旁人更是听不清楚……

    当然也有一些人静静的皱眉沉思着。而这些思考者因为没有出声,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便是全数都是反对的声音,一时间纷纷乱乱,嘈嘈杂杂。

    司马懿稳稳的站在台上,眉眼扫过这些纷乱的人群,眼底多少带出了一些不屑的神色,然后笑呵呵的指了指台下一个跳得最凶的人。

    众人稍微安静了一些,然后那个人便是激动的大声嘶吼着,然后因为说得太快了,不知道是舌头忙不过来,还是嘴里的口水太多,呼哧呼哧的夹杂不清,叽叽咕咕的难以分辨……

    司马懿微微歪着头听了片刻,然后笑了笑打断了其滔滔不绝却又让人无法听清的言论,朗声说道:『抱歉……在下听不太清楚……某问一句,汝是否觉得五德有序,轮回有理?恒古至今皆遵循秩序?』

    『……正是!』台下那人吞了口唾沫,大声回应,也算是终于听清楚一回。

    司马懿说道,『那么请问,三皇五帝是何五德?』

    『三……』那人目瞪口呆。

    『天皇是何德?地皇又是何德?泰皇又属于何德?』司马懿步步紧逼,『五帝呢?五帝又是作何说法?』

    『天地初生,有天皇氏,乃木德之王,得享一万八千岁!』见之前那个人回答不出,便是有人在一旁大吼道,『地皇乃火德!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为万八千岁!人皇为土德,分天下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岁!此乃五德之传,汝又有何言?!』

    司马懿微微歪头,『稍等……某记得,九州么……乃大禹治水,方有「九州」,怎么,人皇之时便有了……若九州是人皇之功,大禹又何以居之?若汝言所真,岂非大禹假冒其功,欺祖负宗乎?!』

    『呃……这个……』

    『九州之词,乃比之也!非人皇所创!』又是一人帮腔,『且论五德,休言其他!天地人皇,皆有德传,足证五德有序,恒古流传!』

    『对对,五德有序,恒古流传!』

    『没错!就是如此!』

    『对对!有巢氏,乃木德,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方有巢氏之民是也!』

    『木生火,故而有燧人氏!』

    『火生土,伏羲而出焉!』

    众人一人一句,便是越说越是兴奋。

    『呃……神农氏……神农……嗯……』

    『嗯……』

    忽然之间,众人便是卡壳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应该说一些什么好。

    场面渐渐的安静了下来。

    司马懿慢悠悠的在台上朗声说道,『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故当世之时,以土德之?或火德之?其传序又何而来?』

    神农,姜姓以火德王。

    轩辕,姬姓以土德王。

    之前伏羲是土,所以不管是土生金,还是木克土,都不能完美的解释这个问题,若是硬要说少典得到了伏羲的传承,补上其中的空缺,但是少典又是什么德?可以同时生出火德和土德的两个传承?并且炎黄同时存在,又是说明了五德可以并存,并不是所谓的一个传承一个……

    场面一时有些诡异起来。

    司马懿冷笑一声,挥了挥袖子,朗声而道:『故……自今日起,五德之说,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