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2章别叫大哥要叫兄长

    第2252章别叫大哥要叫兄长 (第3/3页)

招了招手。

    『这一路上,我什么都没有问你……』斐潜说道,『你知道为什么罢?』

    斐蓁点头说道,『知道,父亲大人没有问,是不想让我只想父亲所问的那些问题,而是应该多看多想……所有的问题……』

    斐潜轻轻的转动了一下马鞭,『那你先说说看,你对南匈奴……怎么看的?』

    『南匈奴已是休矣!』斐蓁沉声说道。

    『何以见得?』斐潜问道。

    『德溢乎名,名溢乎暴,谋稽乎誸,知出乎争,柴生乎守,官事果乎众宜。春雨日时,草木怒生,铫鎒于是乎始修,草木之到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也……』斐蓁缓缓的说道,『便是如此……』

    斐潜转过头来,『嗯?你看庄子了?』

    斐蓁点头说道:『从平阳藏书楼里面拿了一本二娘写的……』

    『哈,你自个儿的春秋都还没有看完……』斐潜缓缓的说道,『贪多,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孩儿谨记,也只拿了这一本……』斐蓁说道,『当时顺手取了,恰巧翻看到了「儒以诗礼发冢」……便是觉得有趣,方取而观之……』

    斐潜哈哈一笑,点了点头,『也罢……庄子此人,多有偏激之言,不可全信,当细细甄别……』

    斐蓁问道:『为何?』

    斐潜转头说道:『便如「儒以诗礼发冢」,盖天下发冢者,皆儒者乎?』

    斐蓁点头说道:『孩儿明白了,当如春秋一般,不可死读书。』

    『然也!』斐潜笑了笑,说道,『再来说南匈奴……』

    『如今南匈奴根基已毁……便如无本之木,生机已绝,虽说当下生活无碍……』斐蓁说道,『便如绵诸、义渠一般……』

    春秋之时,秦国和西戎接壤。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和义渠。当时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就派了由余出使秦国,原本可能也是先要让由余刺探一二秦国的虚实。

    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在挽留由余留在秦国的同时,秦穆公给绵诸王送去女乐美酒,使得绵诸王安于享乐,不利国政,而由余回去之后进谏的一些良策,绵诸王也根本没有心思听从。

    最终,秦国等绵诸衰败的时候,便是一举出兵,擒拿了绵诸王,进而统御了西戎其余小国。

    斐蓁的意思就是说南匈奴现在就像是绵诸王一样,安于享乐,不理朝政,最终便是会走向灭亡。

    斐潜哈哈笑了笑,然后说道:『只是对了一半……』

    『怎么又是一半?』斐蓁一拍脑门,然后问道,『敢问父亲大人,这另外一半……』

    斐潜用手一指,『到了阴山城之后,再告诉你!』

    阴山城,便是最先徐晃等人筑建而成的军寨,然后经过不断的扩建和修葺而成,当下方圆数里,依据山势,颇有雄浑之气。

    李典已经是早早的得到了消息,便是出迎,将斐潜接回了城中。

    虽然说斐潜是装醉,但是多少也是喝了不少,回到了城中沐浴之后,又是歇息了一会儿,才算是彻底的酒醒,坐到了厅中一边和李典喝茶,一边询问关于阴山骑兵的训练事项和周边的情况。

    如今斐潜的骑兵的补充来源,其中大部分都是出于阴山的训练场,每一个骑兵从新手到老手,大概都需要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训练,然后这些训练出来的骑兵大概三分之二会分配到各地,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成为了新的教导队,迎接新的一批菜鸟的到来。

    其中一些擅长于教导的,就渐渐的升职成为了专业的教导骨干,担任士官,而一般教导老兵,在两到三年内也会被轮换。这些被轮换的老兵,会有更高的起点,分配到各个部队当中后,很快就会成为伍长或是什长,甚至是曲长屯长什么的,因此几乎在阴山训练的每一个骑兵,都想要留在教导队当中。

    而这些成就,与前前后后几任的阴山将领相关。

    有一个好的基础,也要有好的继承。

    从徐晃到赵云,然后再到李典,都对于军事上的训练很是严格,也就使得阴山这一个训练的场地,保持了良好的运作态势。

    聊了一阵关于阴山的军务之后,斐潜便是挥挥手,让一般的士官和护卫先行退下,然后和李典说起了南匈奴的问题。

    『南匈奴於夫罗虽说年迈体衰,有心无力,但仍需注意……』斐潜缓缓的说道,『昨日夜宴之中,未见其三子……想必是於夫罗有意藏之……』

    於夫罗的孩子有很多,自然有一些优秀的,有一些普通的,也有一些傻的,但是在昨天的宴会当中,斐潜并没有看见那个李典特别说明的三王子……

    当然也有可能是刚好不在,或是恰巧生病什么的,但是斐潜更愿意相信是於夫罗有隐藏,而这样的行为,就已经说明了一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