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7章先行一步

    第2667章先行一步 (第2/3页)

    但是这个原本握在华夏手中,可以让百姓活命的医术,却在某个时段,某些人的或明或暗的手法下,交出去了……所以斐潜很想要找华佗聊一聊。

    在斐潜原本的观念里面,后世的西医并不是不好,而是太贵了。但是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办法呢?

    病痛缠身的时候就不得不去找医院,像是在屠宰场上的猪羊一样,躺倒任凭医院宰割。

    注意,不是任医生,而是任医院割肉。虽然说确实有很多医生在后世那样的环境之下沦陷了,主动的成为了帮凶,但是依旧有很多的医生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更没有对抗医院的能力,只能被动的接受,或者和患者一样,成为医院体系压榨的对象。

    斐潜在后世似乎听说过一个说法,说西医之所以最终能够压倒中医,并不是因为西医比中医就一定有多好,而是西医比中医一定更贵!

    但凡是华夏能够自主生产的,就便宜,便宜到了全世界都不得不从华夏进口的程度,而那些华夏不能生产的……所以,就跟种子,化肥等等一样,医术同样也是一把收割的利刃。

    在拼刀的过程当中,有一些是拼赢了,但是伤亡惨重,而还有一些,依旧是输的,而且还要持续失血,送上更多的血肉去拖延,为铸造下一把刀创造时间……所以很多时候,华夏是不得不用人命去填的。

    填着,填着,有时候就让某些人会觉得很自然了,然后百姓不愿意的时候,这些人还会跳着脚骂,表示这是恶意行为,该抓,该罚!

    就没想过他们实际上已经从跟我上变成了给我上。斐潜忽然发现,其实早在汉代,华夏就已经有了这样一把利刃了啊!

    那么又是什么时候,华夏将这把利刃丢弃了呢?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是自身没有意识到,还是被奸细所坏?斐潜不知道,他只是意识到,他必须做一些什么。

    所以斐潜再次来到了百医馆,找到了华佗。昨天所有人都很疲惫,斐潜就算是想要说一些什么,也不合时宜。

    华佗今天也没有诊治病人,或许是昨天的手术也同样消耗了他非常多的精力……在斐潜到的时候,华佗正在写诊治病历档桉。

    将军……华佗放下笔,向斐潜致意。华佗有些疑惑,当然,华佗以为斐潜是在关注郑玄的病情,所以他很快的就说道:郑公风涎淤于脑内,故而有危,今既已取出,虽说征伐有损躯体,然慢慢调养,至少三五可期。

    华佗说得很平静,就像是在说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就像是郑玄的手术和普通人割个盲肠一样……斐潜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某方才去探望了……没进屋,就在外面看了看……郑公依旧在沉睡,似乎并不痛苦……麻沸散之效也。

    华佗应答道,不过到了晚上之后,麻沸散的药效就会退了……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

    西方差不多到了十八世纪才有了比较明确的麻醉药,可惜的是,历史上麻沸散后来失传了。

    麻沸散……斐潜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华佗,听闻麻沸散可是元化独传之学?

    为何愿献于百医馆?如今不仅是在百医馆当中有麻沸散,在随军医生那边,也有一定量配置好的麻沸散。

    这都得益于华佗好不藏私,将麻沸散的配方贡献了出来。华佗微微怔了片刻,然后摇头笑道:我原先也有想要独传的……将军,可知我这麻沸散究竟是怎么来的么?

    斐潜摇了摇头。华佗轻轻叹息了一声,是一名流民传给我的……流民?

    斐潜问道,没有姓名么?不知姓名。华佗摇了摇头,我曾跟随流民,一路迁徙……在兖州之时,遇到了一人,腹部肿大,涨如鼓,上下不通……我到的时候,他正在准备自己给自己开腹……什么?

    斐潜不敢置信,自己给自己破腹?华佗点了点头,他自己备好了砭刀……还有这麻沸散……当然,如今麻沸散是我后来改了一些……当时他只有一味主药,少则难以镇痛,多则便是昏厥,便是含于嘴中,渐而食之……砭刀,就是用砭石做的石刀。

    砭石,便是华夏最早的外科手术用具了,以砭石为针刀的,早在《黄帝内经》之中就有记载,可以破痈肿。

    人们用砭石制作成各种医疗器具,如砭针、砭镰,并且有大小不同的尺寸。

    砭镰类似于刀片,可以用来割去肿瘤,削掉腐肉。砭石本身也用于养生治病,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的作用。

    后世之中有出土商代的砭镰,有3400年的历史,可以称之为世界上最早的手术刀。

    然后现代科学家研究发现,砭石含有至少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可问题就在这里了,在没有任何什么研究仪器的华夏古代,甚至是在上古时期,究竟是谁发现了砭石的功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后来呢?斐潜问道。虽然斐潜也猜到了一些结果。华佗摇摇头,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