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7章商

    第3077章商 (第2/3页)

可以说,但凡是出现一刀切的,不是傻子,就是在故意装傻,而不管是傻子还是故意装傻,都等同于渎职!

    华夏往往都是被这些傻子,亦或是故意装傻的家伙,一次次的拖拽落入了深渊。

    大汉,古典兵器时代的巅峰。

    大唐,骑兵战术运用的巅峰。

    大明,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船队抵达东非的时候,欧洲土著还在地中海的澡盆子里面转悠。

    华夏本应是世界之王!

    斐潜觉得自己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么他就应该带着华夏人去攀登这个巅峰,否则,他就没有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意义。

    古典战争最后的窗口期就要过去,然后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一个侧重于钢铁和战马,火焰和火药的时代。

    在新的时代里面,一两场战争的胜负已经变得无关紧要,英雄的武勇也将会失去了决定胜负的作用,最终比拼的将是一个国家,或者说一方势力的底蕴。只要拥有着强大的生产能力,跟广阔的纵深,那么就意味着抢先立于不败之地。

    幸运的是,华夏可以有。

    也必须要有。

    后世伟人的思想光辉,对于任何一个战争,甚至是普通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争斗,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只可惜后世大多数人被带歪了,抱着金碗而不自知,宁愿去刷些什么搔首弄姿的戏子,玩一些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翻版。

    在真正的华夏民众的需求面前,山东士族的是外强中干的,即便是曹操也是如此。

    上党太原的一两次败仗,河洛潼关的暂时失利,都不算是什么,只要关中犹在,只要斐潜这些年布置下去的力量还在,那么曹操就无法和新兴而起的力量相抗衡。

    大汉的衰败,主要的原因绝对不是大汉的百姓不勤劳,不努力,不吃苦!

    那么凭什么大汉衰败的痛苦,却是大汉的百姓来一而再,再而三的承担呢?

    斐潜也曾经以为,大汉的生活条件很差,但是这些年过去了,尤其是他走了一趟西域之后发现,西域的生活更差更可怕!

    大汉有什么理由,不把更美好的生活,带给四周的友邦呢?

    斐潜需要有无数的人在荒山野岭中为长安采矿,有无数的人在为长安种植粮食,有无数的人在为长安纺织,更有无数支商队在为长安奔波,将全天下可用的物资向长安运输。

    更多的矿产,煤炭,木材,各种各样的原材料……

    随后大汉会给这些友邦陶瓷,丝绸,布匹,以及钢铁。

    以及,和平。

    同时大汉也因此而更加的强大,这才是华夏可以立足于世界之巅的基础。

    斐潜深信,华夏百姓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调和的矛盾,后世绝大多数的什么对立和争斗,都是某些人或是某些组织特意搞出来的……

    真正有矛盾的,是利益的获取者,也就是统治阶级。

    因为利益之间的冲突,所以掌权者会裹挟百姓,污蔑对手,最后让其下百姓为其的野心付出生命代价,就像是凉州一代代的反叛军领袖。

    斐潜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他在努力的建设关中三辅,要让这个区域成为大汉,成为华夏的未来标杆,让所有华夏人看到好的生活到底该是一个什么样子,或是去明白一个人到底该怎么生活,才能被称之为华夏人。

    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渴望是不可阻拦的。

    这就是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是因为人们渴望稳定的生活!

    合久必分,是因为人们不堪忍受无穷无尽的无法自新的旧秩序的压迫!

    酒泉城下,一场风暴正在孕育,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察觉到风暴的来临,依旧在追寻着欢乐。

    所有人似乎都因为即将到来的盛大宴会而开心,但是也有一些人不开心。

    比如张猛。

    『这几天有多少商队前往西域了?』张猛问道。

    『大大小小至少有三四十只!』张氏心腹低声说道,『这才是几天功夫啊……』

    张猛点了点头。

    酒泉的商队大多数都是短途中转的商队,这些商队不会走远,顶多是到玉门附近,所以数量多一些,而那些大型的,专门走长途的商队,一般来说就没有这么密集了。

    『据说这几天,玉门关附近的马贼窝……』

    『慎言!』张猛皱起眉来。

    不知道为什么,张猛心中有些慌。

    想要诗书传家的名头,当然就不能操持什么贱业,比如只会奇淫技巧的工,以及计较毫厘的商。

    张家选了这样一条路,其他的东西当然不能影响张氏的名声。

    可是在家中躺平练书法,吃的喝的真的能够从天上掉下来?

    在西凉这样一个民风彪悍的区域之中,书法这玩意……

    能值几个钱?

    能让马贼俯首帖耳?

    就像是某人说自己不喜欢钱,一点都不喜欢,但是闻到了钱味的时候,却敢当着朝廷大员当面跳脚分毫必争……

    张氏如果真的只是耕读传家,那么家中坞堡怎么建起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