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传承

    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传承 (第2/3页)

很认真的轰然应诺。毕竟这关系到自家的招牌,关系到家人饭碗的事情,不可开什么玩笑,并且传承绝活这种东西本来就应该如此遵循规矩,所以在场工匠都没有什么异议。

    一干工匠散去,黄斗脸上也才有了几分笑意,特意向黄承彦和斐潜拱了拱手,才回去工作了。

    斐潜这才有点明白黄承彦的方才举措的含义,连忙向黄承彦致谢。

    黄承彦笑着摇摇手,说道:“无妨,子渊是没有接触过这些,不了解也是正常,算不上什么问题。”

    黄承彦又跟斐潜讲解起工匠的传承的事情来,斐潜这才算是清楚了汉代工匠的一些潜在的规矩。

    汉代工匠从一个学徒到一个出师的工匠,基本上都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师傅一般情况下在一开始是不会传授什么东西,学徒做都是一些基础粗活,当师傅觉得基本功扎实了,才会看情况传授一些技术,而这些技术一般情况下也不是一股脑的全部传授出去,毕竟这也是师傅自己一家人的生计的来源……

    但是斐潜有一个事情不是很明白,便说道:“黄公,若是这样来说,若是……这个尚未完全传授就遇到什么万一……”

    黄承彦点了点头,明白斐潜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便说道:“天灾人祸,在所难免。因此黄家的惯例是除了要传授给自己的徒弟之外,还需教给自己的房内之人,若有万一,则由房内之人将所记技术传授给大弟子,而大弟子则需承担赡养之责;若是夫妇双双遭遇不幸的,其弟子可以凭借黄家工匠的腰牌,寻找到其他同等级工匠进行学习……但就算如此,也有不幸断了传承的……”

    这就是工匠的无奈了。

    也不仅是工匠,许多其他行当也是如此,别看现在黄家工匠指挥起现场头头是道,丝毫不差,但是那是建立在多年自然而然形成的经验之上,都形成了一种本能的反应,人员怎样调派,工序消耗时间材料多少,都在脑子里面装着,所以不用斐潜指挥就可以自发的调整到最佳状态。

    但是若是换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