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章 穷底子

    第三二零章 穷底子 (第3/3页)

么就比不上其堂兄了。

    而且虽然现在崔厚还是跟着自己一道走,但是其实也是仅仅是很脆弱的一个联系,如果自己在上郡不能够打开局面,崔厚最终还是会离开的。

    这一点同样毋庸置疑。

    因此对于斐潜来说,人手还是很不足,所以才动了看看能不能从黄氏这些人里面提拔一些人手来用的心思。

    说到底,还是自己底子过于单薄。

    家主斐敏之前在送自己一批物资的时候,有略略提了一下,说是他有跟家中的一些斐姓主家和支家子弟提及了一下关于斐潜的事情,其用意也是比较明显,就是让这些子弟们知道斐家现在也出了一个人,需要人手,看这些子弟们愿不愿意跟随斐潜……

    但是很遗憾,绝大多数的斐姓子弟都宁愿跟着斐敏一起往长安迁徙,并没有人愿意追随斐潜前往上郡。

    纵然斐潜现在是左署中郎那啥那啥一大串的官职,讲起来甚至比家族斐敏的谏议大夫的官秩都还要高一些了,谏议大夫官秩六百石,而斐潜现在虽然称“行”上郡守,但是护匈奴中郎将的别部司马也是实打实的比一千石的官员。

    而这些斐家子弟宁可去追随六百石的官秩的,也不愿意来斐潜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并不看好斐潜,就算现在斐潜手头上的确可以有一些郡守的属官职位又能如何?

    就比如后世的一家公司,随时面临倒闭,就算是有十几个总经理、部门经理的头衔又有谁愿意来?

    不是斐家这些子弟短视,而是斐潜目前本身的吸引力就不足。好比后世谁都知道某宝牛叉,但是早期怎么没去呢?要知道就算是做一个打水扫地的,混到现在最少也能是后勤部的高层!

    没过了多久,黄旭带着河东卫氏的回帖,回来了,而河东郡太守那边虽然比黄旭早出去,但是却到现在仍没有回来。

    公函要走流程……

    还是私函快。

    不过等斐潜打开了河东卫氏的回帖之后,眉头不由得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