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三章 得意的单于

    第七七三章 得意的单于 (第2/3页)

是少了一点什么,仿佛是原本不名一文的穷小子突然继承了大笔的遗产,然后蓦然回首要和之前一起在树下刨食的小伙伴“分享”一下快乐的时候,才发现小伙伴已经不见了踪迹……

    “大单于,左、右谷蠡王、骨都候前来拜见!”还没等於夫罗琢磨出一点什么来的时候,大帐之外的卫兵高声禀报道。

    左、右谷蠡王就是呼延氏和兰氏,骨都候也是官职,并非姓名,如果全称的话,三个前来的人应该叫做左谷蠡王呼延扎里,右谷蠡王兰斯斤,和骨都候须卜庆格尔泰。

    呼延氏和兰氏是匈奴贵族姓氏,一项都是担任匈奴的四角王之一,而骨都候则是异性王,位在左、右谷蠡王之下。

    原本匈奴的军事建制形式是“四角”,就是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然后接下来就是“二十四长”受控于左右贤王和左右谷蠡王,但是后来因为地理位置的扩大,人员的众多,所以又加入了左、右日逐王,成为了“六角”,然而对于汉朝的人员来说,更熟悉的还是直接针对汉朝布置的左右贤王,而像什么谷蠡王、日逐王,因为是在草原的深处,所以也不常为汉人所知。

    左右贤王,和左右谷蠡王、日逐王,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匈奴贵族子弟担任,而骨都候则是匈奴的异性贵族,有点像是汉人士族当中的旁支长老,虽然不是本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话语权。

    至于匈奴的单于,则是“最大国”的王,直接统领“六角”,而在“六角”王之下,就是“二十四长”,就是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二十四长”之下还有裨小王、仟长、百长、什长等,每个王率领六个“万骑”的军队驻守于一地,战时听命单于,直面中原的左、右贤王军事作用尤为突出。通过这种严密的分级统领,单于只要掌控了四个王,也就牢固控制了全匈奴的军事力量,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快速、灵活地集结、出战,从而较好地克服了匈奴因地广人稀而形成的利益均衡、互不统属的弊端。

    当然现在的南匈奴的“六角”几乎就只剩下两个半的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