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 路途

    第1769章 路途 (第2/3页)

合士族子弟那种从内心深处的转笔需求么?

    于是乎,骠骑将军的茶,自然就成为了许多士族子弟新爱。至于原有的那种喝茶沫子的做法,虽然还有,但是也日益消退。

    刘协和王粲对坐,默然无言。

    周边的侍从也是垂手恭立,不敢出声。

    四周静谧,只剩下呼呼的风声和汩汩的水声。

    刘协没有说话。

    王粲更不可能在刘协没有说什么话的时候,主动开口说一些什么,毕竟当下的场合,人员繁杂,根本不清楚谁是谁的人,所以也不好说一些什么。

    王粲左右微微瞄了瞄。

    或许,这就是陛下想要转达的意思?

    水声越来越大。

    “茶者,早取之,为荼,晚取之,曰茗。上者,生于烂石之中,中者,长于砾土之内,下者,育于沃土,表其华,失其实,不可用也。”刘协缓缓的说道,似乎在看着王粲,又像是在看着别的地方。

    茶?

    王粲脑筋几乎是顿时加入了燃油一般,如同涡轮一样的旋转起来,拱手毕恭毕敬的回答道:“陛下所言甚是。茶为之用,味性平寒,可解热渴,去凝闷,除心烦也。然需择之,江南亦有,失其味也,寒地为佳,为饮最宜。”

    在一旁伺候的小黄门,见水开了,连忙将水壶提给了在一旁跪坐的的宫女,然后宫女取水,泡茶,淡淡的茶香慢慢的在屋内荡漾开来。

    宫女奉上泡好的茶汤,刘协微微饮了一小口,然后点了点头,摆手示意,让宫女也给王粲送去一碗。

    王粲连忙起身致谢,然后才重新坐下来,也开始饮茶。

    刚泡出来的茶,总是有一种特别的香味,而这种香味就像是人生当中的幸福一样,转眼之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不知道去了哪里。

    刘协放下了茶碗,说道:“爱卿于关中,可是亦常饮此茶?”

    王粲拱手回答道:“此茶乃关中精制,价高量少,臣亦不得之也……”

    刘协表现的有些惊讶的样子:“哦?果真?”

    “回禀陛下,此茶名为‘贡’也。百亩之茶,一年获采佳叶百斤,经秘制精选,层层遴选,十不存一,方得此茶……”王粲回答道,“乃骠骑专为贡于陛下,寻常人等皆不可得……”

    “如此说来,到也是珍贵……”刘协说道,然后笑了笑,“既如此……来人,且取一锦囊,分些许给王爱卿……”

    “这……臣,谢陛下隆恩!”王粲愣了一下,旋即起身拜倒叩谢。

    ……(╯-_-)╯……

    “就这样?”郭嘉皱眉道。

    荀彧点了点头,说道:“某再三问过,确实如此,并无其他……”

    “锦囊?”郭嘉挑了挑眉毛。

    荀彧摇了摇头说道:“乃宫中婢女粗制,并无玄机。茶,也是如此,仅仅是茶而已。”

    “这就有些意思了……”郭嘉嘿嘿笑了几声,这样的难题显然引起了他更大的兴趣,“陛下……陛下果然是成长了啊……”既然茶叶和锦囊都是没有什么夹带,那么就说明关键并非是在茶叶和锦囊之上,而是刘协做出了这个行为所蕴含的潜台词。

    荀彧沉默着,思索着。

    “既然锦囊无异,那么必然就是落在了此茶之上!”郭嘉捏着胡须,眼珠子转动着,“饮茶……嗯,赠茶……陛下将骠骑贡茶,转送些许给王仲宣……取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之意?嗯,不对,不对……”

    “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荀彧皱眉道。

    郭嘉点点头,说道:“多少有点这个意思,但是就这也还不够啊……”

    荀彧忽然抬头,瞪圆了眼:“虽则如茶,匪我思且!”

    郭嘉猛地一击掌,哈哈大笑起来:“就是如此!妙啊!妙啊!陛下这真是……心思极巧,心思极巧啊……”

    荀彧脸上刚浮现了一点点破解谜题的欣慰,但是很快又隐去了笑容,显得严肃起来。

    “呵呵呵……你不是应该高兴么?”郭嘉斜着眼瞄了荀彧一下,说道,“陛下成长了啊,这不是应该高兴的事情么?”

    “嗯……”荀彧点了点头,说道,“是应该高兴,只不过……”

    荀彧也说不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