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双刀
第七章 双刀 (第1/3页)
也许还是应该找一个裁判。凌夙诚想。
两个人身上都没有穿戴任何护具。羽击剑虽然是钝剑,以他的力量,亦可以伤人。他倒完全不担心自己,因为一点小伤对他来说没什么要紧。
主动权完全在韩越手中。如果他不率先出手,凌夙诚只能等待。小幅移动时,韩越是极难以被感知到的。
而他的出手却只需要一瞬间。凌夙诚知道有很多人都死在了这一个瞬间。
韩越更常使用的是肋差。“小二哥”不是什么名家打造的宝刀,它没有任何可以表明自己身份的繁复装饰,大约只比上臂稍微长一些,唯一的特点,大概是相比量产的肋差要更轻,因此并不算很有威力的武器,只适合在狭窄的环境内非常贴身的肉搏。但也许没有比这把对多数人来说都不太实用的短兵更适合韩越的了——它被挥动时几乎不会夹杂任何声音,就像是连缠绕的风都可以被轻飘飘的划开。
如果把韩越假想为“敌人”而不是“切磋对象”,凌夙诚绝对不会像个木桩一样站在原地不动。同理,韩越也不可能采取常用的一刀毙命的方式,而是会选取一个既有练习效果,又不至于太过搏命的刁钻角度。他可能是正在犹豫,但更可能是在有意识的消耗凌夙诚的集中力。
但韩越这次使用的居然是双刀,这使以前两人切磋的经验几乎全部作废。使用双刀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二天一流”几乎只是一个玩笑而已。真正能把双刀都使得虎虎生威的人几乎都是虎背熊腰的汉子,力量不够的人使用双刀的效果可能还真不如拿两个棍子——多数人可能拿两根棍子在手里都不知道怎么使劲儿。韩越一直修习的是轻巧的方向,并不算是力量很大的人,即使是东西方刀术都多少讲究杠杆原理“四两拨千斤”,但这也意味着“四两”的力量是必备的。凌夙诚有点想不明白他为什么会一时兴起,玩起了双刀。
那把名叫“老大哥”的打刀应该有几年都没有人使用过了,韩越是不太用肋差以外的武器的。不过“老大哥”还算是大有来头,据说在韩越的师门至少传了七代,曾经是优秀弟子的象征。只是在冷兵器长期只能苟延残喘的状况下,韩越投身的这个杂七杂八的小派早就是代代单传,继承已没了竞争,只是走个过场而已。但是严格来说,这把刀并没有通过正式仪式转交到韩越手上,所以韩越一向只是把它摆在家供起来罢了。
凌夙诚有点容易分心,哪怕是在真正搏命的时候也是如此。他的所学的剑术来自于后人复原的HEMA,即欧洲的古武术。和韩越完全不同,他学习这些的目的主要是尽量在任何形式的交战中都能勉强应付,因此学的很杂。相对而言,他掌握的最熟练的是早期德式剑术,也许是因为这种讲究简练干净,稳扎稳打的长剑术比花哨的招式更适合他。在学生时代,凌夙诚由于总是保持沉默又看起来心事重重,与人相处自带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没什么朋友——尽管多数时候他只是觉得没什么话说,更习惯放空而已。老师曾经大力称赞他是万中无一的练剑好苗子,因为“心静却不心死”。心越静的人,往往出剑也越是利落;但利落对于一个使剑的人来说有利有弊,这可能意味着你的应对快,也可能意味着“不周全”。心静到了“心死”的地步,几乎一切都靠本能反应,虽可能在紧要关头自救一命,但这种本能也能容易被对手判断和熟悉。而凌夙诚这种总是处于走神和认真之间的状态,对于练剑来说倒是还不错。反应速度适中,每一步都经过了预想,除了稍微温吞了些,凌夙诚还算是圆满出师。
几乎等到他已经真的有点走神,韩越突然从正前方“现形”,以打刀单手劈砍下来。凌夙诚瞬间抬手将打刀挑起,架高,翻腕,羽击剑几乎快要擦过韩越的手腕,却被他利落地翻转着闪过。凌夙诚后退拉开距离,错身躲过韩越另一只手偷袭的肋差。
二刀流还是不适合实战使用。韩越的第一刀没什么力量,阴招来的很快但是完全在意料之内,不算很难对付。
韩越“啧”了一声,突然明明白白的在凌夙诚面前,交叉双刀于接近头顶的位置,摆出了防御的动作。
这是不打算使用能力,打算正面较量了?凌夙诚越发感到迷惑,这等于是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优势,要扬短避长了。
凌夙诚微微弯腰,弓步,小幅度的左右移动,等着对方的“突击”。
要是他手里是一把更长的迅捷剑,突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