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安石的心思

    第4章 王安石的心思 (第2/3页)

不快乐。”老廖边走边点头。

    “既然英雄所见略同,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融下,别送去浪费我时间呢?”王雱一阵欢喜。

    “并不行。衙内你那么聪明,干脆就在书院里想想,为啥不能从那个地方学到东西,为啥不快乐。”老廖说完后把小屁孩强制送进去了……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即将入秋的现在,王安石于书房里轻声自语着这句范仲淹的词。

    耿天骘抱拳道:“相公所念还差少了最后一句?”

    “最后一句不喜欢。”王安石固执的摇头。

    耿天骘一想也是,相公他并不喜酒入愁肠化作泪什么的意境,他是个喜欢解决问题的人。便叹息道:“老爷在当心衙内吗?想解决他的问题。”

    王安石点头道:“雱儿自小聪敏,现在却忽然变得古里古怪的,又找不到原因。仿佛换了一个人。”

    耿天骘思索少顷道:“语气语态,来源于内心以及学识积累,衙内的确换了个人。由此看得出来,他以前累积的学业和心得,都已烟消云散了。”

    “竟是严重至此?”王安石显得很失落。他不是看不到,他是作为父亲不想也不敢承认。

    耿天骘急忙又道:“好在才气丢失了,却灵气更盛。学生暗中观察过他,他和小丫互动颇有意思。那个他藏起来的鸡腿,最后进入小丫的口里了。”

    “哦。”王安石不禁楞了楞,捻着胡须想了想道,“所幸有所失,又有所得。雱儿将来能否东华门唱名,其实不是我最关心的,唱名了固然是锦上添花,但做不到也没事。只要他能有良心,心智平稳,踏踏实实的走完一生,那也不错。”

    始终观察他神态的耿天骘心里有底了,相公刚刚念叨了范公的词,现在又做此说,表示他念旧忧家的心思重。现在相公他不惜借钱也要建造屋宅,乃是因为他的舒州任期明年就满了,大概率会进京任职。于是大夫人一定不会同意郑氏一家随行。

    在耿天骘看来,王安石最放不下二丫和她娘,于是建造私宅用于安置她们,让她们好歹有个依靠。

    现今听闻仿佛换了个人的王雱和二丫相处的好,那么在相公的角度,就是一个解决家庭问题的契机。相公他宁愿儿子无法东华门唱名,也要家庭的和睦。

    “相公宅心仁厚,积德已足,好人好报,老天爷降下火光于王家,就是要解决相公一直担心的问题,此番您算是得偿所愿了,学生为你道喜。”耿天骘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