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兵临县城

    第五十四章 兵临县城 (第1/3页)

    按照张小磊的想法:太平岁月没有人愿意跟自己造反怎么办?方法有二,一是打垮大户,鼓动人们吃大户交投名状。二是自己吃大户,挥金如土的招兵或者慷他人之慨的分地、不只是分成自耕农,甚至可以分成小地主。实在不行,那就只有抓壮丁了。。。俗话说有钱能使磨推鬼,自己就不信,战国秦代的斩首记功奖励办法放在这江南膏腴之地对那些被剥削的只剩口粮的下层百姓没有吸引力?

    其实张小磊很享受那种不讲效益挥金如土的感觉,可是在经历了这样一场大仗之后,绝大部分铜钱都被铸炮或者融了铅弹了。银两除了自己遇到万一时的逃命地财备份外,也基本上都分赏的不多了。剩下的那就只有抄掠和拷饷了?

    拷饷抄掠吃大户当然也有副作用,张小磊很担心自己身边这些刚刚依靠战事锻炼的庄丁们抄成一群大爷兵。最终还是决定亲自率领周彩霞、张忠还有三十多名最早主动跟着自己一起作战的庄丁还有家丁们一同出战,不带太多的人出去,以免这种行为污染到太多人。

    其实对历史多少有些外行般爱好的张小磊也有一种隐忧,如果不在自己的手下中制造恰当的阶级矛盾,怎么能保证自己权力的进一步可靠性?从历史上来看,对于自己这种俗人来说,身边人的可靠性与听话程度是最难办的,因为自己实在没有足够的自律和觉悟为人师表啊。要是自己的下面凝合成一个小集体那就麻烦了。至于这种陈旧落后的权术手段有没有可能影响战斗力?手下人的战斗觉悟与可靠性方面张小磊还是毫无疑问的选择了后者。

    火炮同样是只带一门轻炮就好了。不过这个时候的优势在于自己从溃败的敌军大军那里缴获到三十匹左右还算勉强能用的马匹,勉强算是减轻了不少负担,让三十多人能够携带完善铠甲的情况下还能携带不少辎重。

    同样距离湖边并不算太远的沈家这个时候却已经听闻道一些风声,尤其是湖边那些溃兵有不少人在天亮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