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选择

    第七十三章 选择 (第1/3页)

    当张小磊率领着满载辎重货物的船队,带领着上一千二百多人的队伍,五百多名有经验的工匠,还有相关家属总计五千人上下的队伍乘坐大小船只浩浩荡荡的驶过太湖踏上沿着苏州向北开进的时候。乘坐在一艘不起眼小船之内的张小磊的思绪仍然放在之后的选择上,对今后的倾向拿不定主意。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张小磊还是渐渐的放弃了原有的那种站在东南政权的一边抗拒北明维持天下分裂割据的打算。

    不论从哪个角度讲,此时的大周都不再是个值得信任的政权了。至少张小磊觉得,就算是太子亲自过来做人质,那都有可能是某种阴谋。对于这种政权,自己的态度就只有一个:既然你不是什么善类或者有容人之量的政权,那我就仿效列强对付李鸿章之类人精的办法:你有计,我有力。你的文科生式智慧最终还是要向船坚炮利屈服,何况自己以后要在松江一带争夺周边一些利益,那免不了侵蚀东南大周政权的一些税赋利益,更别提自己在苏州湖州等地得罪的不少达官显贵。至于这个原本不同于历史的时代会到明朝那样的大一统时代后会如何?面对的对手也未必会强一个层次吧?

    其实张小磊早就有一种历史认识:陈胜吴广张角李自成之类的农民起义也好;五胡乱华、靖康之变、满清入主中原之类的外族成功入侵也好,几乎都是发生在大一统王朝时期,春秋战国、三国演义、五代十国等等这种事儿似乎少一些,难道仅仅是一种历史偶然么?至于明朝前期?历史上的明初,靠着元代时期尚武之风并没有完全沦丧的淮西乡兵的传承还有不少人才,朱元璋等人打过的败仗并不多,但很显然也不是后金满清初期那样几乎从来没有几万人规模的像样失败,更别说明王朝开国不过数十年就有土木堡那样的例子?如果万一明朝真的很强大了?自己大不了以后远遁日本或者北美,又或者英国人在十八世纪才发现的澳洲?到了长江口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