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巷战打援

    第一百四十九章 巷战打援 (第1/3页)

    不同于很多金元以来里坊制的北方城市,燕京此时里坊制并不是非常严格。四十九坊之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坊墙间隔,居民因为历史上经历过不少战祸的缘故也不是很多。元朝败亡之时,元大都境内的不少色目人不是遭到了清洗就是北逃,整个都城人口从原来的八十多万减少到不到十万。蒙古平民百姓当初在元大都时往往也不是拥挤在市井狭小的民居里,而是在城北部不少地方修建有“城里的蒙古包”大多每户都有三四十平米的面积。富贵人家居多的城南,则更是没有大杂院一般比较复杂的地方,这更让包抄突击的近卫营战斗群官兵没有遇到太大阻碍的就完成了对整个宫城的包抄。

    当然,按照这个时代的一般军事原则来看:这种包抄是很不牢固的,整个宫城附近的外围连绵数里仅仅只有四十个左右进攻突击班,只有张小磊身边还算云集着百人左右的亲卫连,还有不少人力车携带的辎重弹药。连一条比较像样的横队都很根本无法形成。

    从其他方向上增援过来的明军并不了解近卫营战斗群的猛烈火力,见到仅仅只有稀稀拉拉形同匪盗流寇一般,最多十几人为一队的团团伙伙,就贸然的展开了大大小小不少次进攻。结果当然是在燕京宫的外围之战中付出了严重的代价。就算一个分队所携带的七十二支填装好弹药的霰弹铳发射筒内的七千多枚七分霰弹无法击溃数以千计的重装敌军,相邻的两到三个分队随时打出的一二百支填装好弹药的霰弹铳,乃至有可能从更远距离上侧射而来的威力巨大的六两弹丸也让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明军无法撼动宫墙之外的包围圈。

    不过,张小磊此时也看到了问题所在:尽管拥有极强的战斗力,让整个队伍的实力完全不下于十万精兵甚至更有甚之,可是如果在此时展开针对宫城的破袭战,却可能让队伍陷入宫内守军与宫外援兵前后夹击的风险。要想安安稳稳的针对燕京宫城展开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