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赠焦尾才女显慧心

    第216章 赠焦尾才女显慧心 (第2/3页)

府。

    黄琬见杨彪亲自前来,叹息了一声,“文先,你已经决定了吗?”

    杨彪点了点头,“这是杀掉伍琼、周毖最好的方式。”

    “王司徒给你出的主意吧?黄琬身后一位年青后生开口笑道:“利于袁术的信来除掉这两个亲董的校尉,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并且,经此一事后,相信你们对王司徒的能力都深信不疑。”

    杨彪看着这位年青后生,将眼神转向了黄琬,“子琰,这是?”

    “这是琬的侄子高寒,字友义。”黄琬笑道:“他从小聪明,和你那修儿相比也差不了多少呢。”

    杨彪听黄琬提到杨修,脸上也露出了笑意,“修儿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文采菲然,前些时日刚作出《节游赋》,让老夫也自叹不如啊!”

    高寒抱拳说道:“王司徒此计甚妙,即能除掉伍、周二人,还能加深太师对其的信任,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

    杨彪见黄琬并不反对,点点头,“那袁公路这封信,请子琰交给彪,这就拿去给王司徒。”

    袁术不知张温被刺,私下来了密信,要求张温在长安团结一些官员以待时机,如果袁术挥兵进攻长安,正好作为内应,这封信张温的后人给了黄琬,而高寒则建议用这封信来让王司徒闪亮一把。

    高寒从袖中拿出信,递到了杨彪手上,笑着说道:“大人,告诉王司徒,这封信要用焦尾琴来换。”

    杨彪点了点头,“这封信事关重大,能除掉不少亲董之臣,我想王司徒一定会愿意的。”

    ……

    长安,蔡府。

    “父亲,这张琴不要送出去嘛。”

    嘤嘤的哭泣声在后花园中响了起来,一位十三、四岁的女孩满脸泪水的看着自己的父亲。

    正在不停叹息的清瘦文士正是享誉大汉的海内大儒——蔡邕,此时他脸上哪有半点文人的仪态,五官拧在一起,表明心中也在不停地挣扎。

    这时又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女缓缓走进了后花园。

    “妹妹,这琴就不要惦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