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何为儒商
395.何为儒商 (第2/3页)
子仅用了215个字,而写子贡却用了5000字,足见这位大史学家对儒商的开拓者子贡推崇之深。
当吴越大军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以御寒,使丝棉紧缺、价格走高的时候,子贡便抓住商机,从各国收购丝棉到吴国贩卖,这一"价格差"让他捞得了"第一桶金"。据《史记》记载,他"鬻财于曹、鲁之间",奔走于各国之间做跨国生意,自然就赢得盆满钵满。而子贡虽做买卖,却不忘儒家学说。
《吕氏春秋》记述子贡自己出巨资赎回一批鲁国奴隶的善举,可谓千古流芳。在商业活动中坚持以诚待人、诚信交易。是"言必信、行必果"使子贡立于不败之地,达到"忆则屡中"、"义利双赢"的**经商境界。旧时的商人不少都记得"子贡经商取利不忘义,孟轲传教欲富必先仁"的对联,而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也承认沃尔玛最初的灵感就来自于子贡。
然而中国无论历朝历代、或者说旧式的中华文化中始终都是轻商的,所谓士、农、工、商,商人的阶级,历来都是列在四民之末。每当兵荒马乱、军阀混战的时候,那些大胆的刁民、那些端着枪的士兵、那些扎着头巾的农民军首先哄抢的就是当地的商号和商人的深宅大院。为什么?为富不仁、巧取豪夺,无论走到哪里,那*奸商的帽子总是甩不下来的,所以就可以理解,无论是那些发生了颜色**的东欧和独联体国家,还是天翻地覆的阿拉伯世界,华侨的商号总是被哄抢一空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其实最开始的晋商根本不能称为儒商,不过就是年年走西口,到蒙古大草原长途贩运的那些来自黄土高坡的泥腿子们,天时地利人和使得他们得天独厚的成了商人而已,一点风吹草动就使得他们土崩瓦解也是不争的事实,陈建斌演的那个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不过就是艺术化的故事,他在那上面表现的也够土的。
我们对于儒商的风雅之想很大程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