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李渊陛下

    第一百三十章 李渊陛下 (第1/3页)

    皇宫内,李渊正看着一些棉花和用棉花作为填充物制作的衣服,款式简单可是穿上之后非常暖和,除了这些还有用棉花纺出来的棉线,除此之外还有一封奏折摆在书案之上。

    李渊今天本来是休假的,别人的奏折他可以过后处理,但是来自大唐公主李秀宁的,他就要亲自过目了,这也是李渊诸多消息来源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这些人原本都是娘子军中的斥候,后来跟着李秀宁组成了一支极为隐秘额探子组织,名为红鸾。

    也是由李渊一手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大唐还有这样一个组织存在,他们平时都会隐匿在民间,多数都在边陲地区,主要为李渊收集边关信息和各个地区的消息。

    李秀宁就是红鸾的首领,只是这两年因为李秀宁有些消沉所以没有太大的作为,但是这并不能怀疑红鸾这个组织的办事能力。

    看到李秀宁亲手些的秘奏李渊是相当重视的,他现在头也有些疼,因为太子之争越发的叫他为难,都是自己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他最喜欢的还要说是李秀宁这个公主,或许是因为她是女儿身,也或许她的能力。

    李渊显示看到棉花和衣服,又看了一下棉线,放下东西拿奏折看了起来,上面详细的记录了棉花,从种植到收获,还有可以用棉花制作棉衣的情况,而且里面还直接为李渊算了一笔棉花的收获账目,非常的详细若是大唐百姓多种植棉花,那明年大唐的将士将有更暖和的棉衣和棉被,在冬天也能保持战斗力。

    作为皇帝李渊自然知道这个棉花对大唐有多么的重要,大唐初定九年时间,他这个皇帝做着是励精图治,从初到长安开始就与民约法十二条。还让裴寂、刘文静等修定律令,尽削大业所用烦峻法令。又制五十三条格,务在宽简,取便于时。

    对百姓最大的影响就是定租庸调法,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实行了均田制度,不仅仅是这些李渊还让太府寺检查各州的度量衡的轻重大小最后定下了统一的标准。

    可以说有了这些政策才使得大唐百姓生活安定,军事上同样做出了很多的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