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高句丽乱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高句丽乱 (第1/3页)

    贞观十六年。

    距离朔州一战已经过去四个月之久,漠北的情况非常稳定,唐国五万兵马将在漠北建立都护府管理各个部落的事情,第一任漠北都护府都护为乔师望。

    取消部落之间的军队制度,若有不从便大军所向,铁血手腕让漠北的情况快速稳定下来。

    薛延陀参与势力全然瓦解,部落贵族不得不妥协,夷男长子拔灼收了部族的要求到唐国求情结果被破生活在了唐国。

    送来的三千匹马,三万多张貂皮以及玛瑙镜子都进了唐国国库。

    长安行政院的官员对处理突厥人的问题有了不同的意见,最先发声的是魏征,他希望能够见到唐国人与突厥人友好相处,首先就要释放他们的首领,并且促进双方交流,以怀柔的策略来对待部落。

    结果遭到了很多行政院大臣的反对,战役都胜利了,大家都看的明白,若是将夷男放回去势必以后还会对大唐不利。

    可是魏征却说的有理有据,找出了很多理由,于是行政院内对于如何对待突厥人的事情就展开了讨论,一周的时间都没有见分晓。

    因为除了漠北的突厥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唐国内还有很多突厥人,当薛延陀在唐国边境转悠了那一拳之后,李世民就开始不相信突厥人了,所以对于他们的态度都非常冷淡。

    魏征同样看出这点,但是他还是极力的劝说,最后都上升到了君王仁德的层次。

    好在现在有行政院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若是结果不满意,李世民可以将其压下来,或者继续讨论,反正只要不来烦他就好。

    不过对于突厥的问题,李世民是早就下定了决心,坚决要彻底解决北方问道。

    唐国平定漠北的事情快速发酵,吐蕃使者三个月内已经到唐国出访了三次,每次都是带着友好的商业计划前来的,意思很明显双方要永结友好。

    而东边的高句丽王朝的态度可就不一样了,荣留王高建武害怕了,唐国一天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